“党建+”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春绿茶,夏蟠桃,秋葡萄,冬草莓……漫步在江苏镇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无论何时都能寻觅到那份专属的“季节限定”。
近年来,镇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立足句容核心区经济林果优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用好“党建+”模式,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党建+特色产业”增色添彩。按照“一区一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1+N”党建联建机制,由园区党工委牵头,全面链接政府、企业、合作社、村民四方主体,累计服务企业157家、专业合作社104个、种植户2300余户。选优配强“红色管家”队伍,在种植维护、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各明确1名镇街领导、1名驻村干部、1名村“两委”成员进行结对联系,在政策支持、金融贷款、人才支撑等方面予以协助配合。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先后成立12支先锋招商队,积极招引与本地区发展定位相契合的特色产业,攻坚打造一批“本土IP品牌”,“丁庄葡萄”“茅山长青”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句容草莓”“戴庄大米”“西冯草坪”入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党建+科技创新”优品强质。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等国内高校院所,联合建成葡萄、草坪、草莓等一批技术研发平台,围绕路径规划、品质提升、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常态化交流沟通,全力打造丘陵地区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高区建设契机,升级搭建集标准化育苗、数字化栽培、专业化检测等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园区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比重达到80%,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左右,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入网监管实现100%全覆盖。探索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以“扫码追溯”的方式压紧压实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党建+人才培育”双核驱动。健全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农科所等高校院所选派50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与50个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帮扶,镇江万山红遍科技园获评“科技部首批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运用“线上轮训+线下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专题培训会、座谈研讨会等,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在做好本土“二代新农人”培养的同时,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凤”工程,积极参与“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吸引在外优秀人才“智力回归、投资回归、项目回归”,助推全市农业产业高效发展。
崔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