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40|回复: 0

稻麦双增有良方 后白镇:科技助力粮食单产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 17: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稻麦双增有良方

后白镇:科技助力粮食单产提升

近日,后白镇孔余家庭农场内的630亩小麦迎来了返青生长的关键期,农场主孔余正在田里疏通内外沟系,对长势较弱的小施用拔节肥。

“去年,在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农技推广团队的推荐下,农场成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水旱轮作区中低产田障碍消减与产能提升综合模式与应用’在句容地区的示范基地,按照项目组专家、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张岳芳的建议,在本季小麦种植中,使用了稻麦中低产田能力提升新技术,麦苗长势明显好于周边田块,对今年的小麦亩产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孔余笑着说道。

我市是镇江市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后白镇范围内大部分基本农田实施的是稻麦轮作。然而,长期以来“重稻轻麦”的种植习惯,以及受区域和土地因素的影响,使得如何在保持水稻优质高产的同时,实现小麦丰产稳产,一直是广大种植户的“心病”。

“针对这一现状,2023年,后白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农技推广团队选取镇域内典型田块,示范推广南京农业大学郭世伟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水旱轮作区中低产田障碍消减与产能提升综合模式与应用’的研究技术成果,以消除稻麦轮作中低产田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通过地力培肥来提高水稻品质和小麦单产,全面提升种植户的收益,助力粮食作物稳产保供。”后白镇副镇长王伟说。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一直是实现多产粮、产优粮的关键。稻麦中低产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项目,正是以剖析土壤障碍因子、提升区域稻麦作物增产潜力为目标,通过明确高产优质稻麦养分需求规律和土壤周年养分供应规律,创新并集成土壤养分扩库提质增容、养分高效管理、优质耕层构建等关键技术,最终实现目标产量达到甚至超过全省平均产量。

“去年下半年,我们通过增密减氮补钾以及增施中微量元素等措施,使水稻产量提高3%~5%、食味值提高4%~10%。随着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今年示范田小麦的亩产量预计有450公斤,比句容地区小麦平均亩产347公斤,高出30%左右。”张岳芳说。

下一步,后白镇将继续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句容农业研究院为平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高效服务,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农作物的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水稻小麦绿色高产高效丰产片建设项目,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增强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覆盖面上,以实际行动助推“典型产量、理论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实际产量,全面促进优质稻麦产业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张慧民 刘德坤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9-18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