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35|回复: 0

工业化思维重塑传统农业 天王镇:小丝瓜抢占“上海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30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工业化思维重塑传统农业

天王镇:小丝瓜抢占“上海滩”


炎夏已至,天王镇赵巷村的镇江绿管家丝瓜基地里,藤蔓交织成绿色工厂,黄色小花点缀其间,润泽饱满的丝瓜如标准化产品般整齐悬挂。26日清晨5点,数十名“产业工人”穿梭于基地的藤架间,精准采摘、高效分拣、快速打包——这里日均产出3万斤鲜嫩丝瓜,源源不断发往长三角餐桌。

这座占地425亩的“丝瓜工厂”,正以工业化思维重塑传统农业。基地负责人顾宏兴介绍,工厂的核心“生产线”采用了山东寿光引进的油皮香丝瓜101,相比本地细长的丝瓜,油皮101只有大约30公分的长度,其油润表皮与独特微甜口感成为市场通行证。更关键的是其工业化生产特性:超长采收期横跨6月至10月,亩产稳定在7000至8000斤,实现农产品的持续稳定供应。

在包装大棚这个“预处理车间”,工人们熟练地将丝瓜按规格分流。这条“流水线”终端直通上海最大丝瓜供应商,日供货量占其需求的25%,同时覆盖南京、苏州等高端市场。批发价稳定在每斤2.5至3元,年产值直指800万元。

“工厂”的运作离不开精密的人力配置。顾宏兴介绍,基地创新采用小时制薪酬体系,以20元/小时吸纳周边近80名村民转型为产业工人。村民在采收旺季日均收入可达200元,土地流转金叠加务工收入,让曾经的撂荒地成为致富孵化器。

这座丝瓜工厂,是天王镇打造现代农业矩阵的缩影。从铁皮石斛到道地药材茅苍术,全镇通过土地整治与项目招引,将丘陵资源转化为1200万元年产值的中草药基地、4000万元级别的药材组培育苗中心。每一株农作物都成为产业化链条的一部分,荒地由此重获新生。

当翠绿的丝瓜在自动化灌溉系统中匀速生长,当村民在标准化大棚里领取计时工资,传统农业的边界正在天王镇逐渐消失。这座“丝瓜工厂”制造的不仅是鲜甜时蔬,更是一条以工业思维锻造的乡村振兴流水线——它用可复制的标准化模块,让土地生金、农民增收的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文/周雪菲 王玉莹 图/杨政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1-3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