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0

从“1”到“N” 一所乡镇幼儿园架起融合教育“彩虹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2 09: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4日上午,边城镇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5岁“唐宝”小明(化名)正张开双臂追逐小伙伴。很难想象,半年前他还无法喊出“妈妈”,母亲一度为他“没学可上”发愁。而这个孩子,竟成了这所农村幼儿园打破教育边界的“钥匙”——从应对1个特殊需求孩子的手足无措,到构建覆盖N个潜在需求的温暖支持网,幼儿园用“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让“每个孩子都该在阳光下成长”的承诺落地生根。

今年9月,小明在母亲的陪伴下踏入幼儿园,此前因语言发育迟缓,他迟迟未能入学。对幼儿园而言,“唐宝”入学也是首次面临挑战:主园距离远、陈武分园无融合资源中心、教师缺乏特教经验,部分家长还心存担忧。“教育不该有门槛,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在阳光下成长。”园长夏金梅的话一锤定音,“不是孩子‘特殊’,是我们没准备好‘接纳’”,小明的入学难题就此成为幼儿园探索融合教育的起点。

为帮助小明适应,幼儿园专门腾出活动室打造“彩虹桥融合教室”:天蓝色感统训练垫铺满地面,触觉球、平衡木置于墙角,书架上摆放着《不一样也很棒》绘本与康复教玩具。这里不仅是小明的“专属训练室”,更成了所有孩子的“多元学习空间”,其他孩子跟着小明玩平衡游戏,在结构化教学中学会“耐心等待”,接纳差异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发。班级里的“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班会也发挥了“破冰”作用,老师通过绘本、“找不同”游戏和情景扮演,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的样子、本领都不一样,就像小花有红有黄,都很可爱”。渐渐地,天真热情的小明主动帮伙伴捡积木、用手势分享零食,成了班级“开心果”。

最初,面对蹲在地上不说话的小明,班主任颜老师急得直冒汗。为让教师们“接住”特殊需求孩子,夏园长与资源教师丁老师将零散特教知识整合为“融合教育必修课”,内容涵盖唐氏综合征孩子沟通特点、个性化活动设计、情绪问题处理技巧等,培训后还围绕小明开展“实战演练”。如今,丁老师手中厚厚的“融合教育手册”记满为小明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师们再遇特殊需求孩子,第一反应已从“能不能接”变成“怎么支持”,为1个孩子做的准备,逐渐长成服务N个孩子的“底气”。

在专业支持上,幼儿园构建起一张“联动网”:每月两次,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教老师上门,与园方共同制定小明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指导教师用“图片提示卡”“分段任务法”助力小明成长;“远程咨询群”让教师随时能连线特教专家,“1对1”精准指导转化为可复用的“N种特教支持方法”。此外,幼儿园还链接镇政府与爱心企业为小明争取康复资助,联合卫生院开展“融合教育+医疗”义诊,组织“家长沙龙”让小明妈妈分享心路历程,打消其他家长顾虑,“原来特殊孩子也能和大家一起开心上学”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如今的边城镇中心幼儿园,“彩虹桥融合教室”里笑声不断,教师谈融合教育眼神笃定,周边村镇家长主动咨询特殊孩子入学事宜。这所农村幼儿园用实践证明,融合教育不是“额外负担”,而是让每个孩子发光的“土壤”;从1个孩子的需求出发,凭借“不放弃、不将就”的信念,能联动N方力量,走出农村融合教育可复制路径。

“未来,我们想把‘彩虹桥’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农村园,让每个乡间的‘小明’,都能在幼儿园里笑着跑、自在长。”在夏园长的期许中,融合教育的种子已生根发芽,正朝着“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的方向,绽放更多温暖之花。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1-3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