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地火

[句容杂谈] 上古简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1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历史的拐点


大仇得报,但禹依然轻松不起来,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世袭就意味着要把儿子留在身边,把女儿嫁出去,这样做必然要摧毁母系氏族,你能下得了手吗? 此前已经也有很多首领动过世袭的念头,但最后都把这种念头打消了,因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系先人。母亲会说:儿子啊,你看我们氏族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前出过谁谁谁这些大人物,你以后出去在外面不能给我们氏族丢脸啊,要对得起你的氏号。普通老百姓不识字,没有字名,只有音名,但是他们都会写自己的氏号。禹的氏号是他父亲的再婚配偶的,算是他的养母。而禹连自己的母系来源都不知道,他父亲到死也没有告诉他,怕他去认亲滋生事端,也可能是准备晚些时候再说,但因为突然被杀,没来得及告诉他。祭祀的时候,需要呼唤先人的名字或者在祭品上写上氏号,总之要用某种方式把先人的灵魂召过来。而禹连自己的母系来源都不知道,如何祭祀她们呢?他唯一能祭祀的就是自己的父亲,由他领头摧毁母系氏族,似乎没有那种精神负担。尽管如此,到了真正要动手的时候,他还是有些迟疑了,因为世袭的诱惑虽大,但是强行打破人类社会一直延续下来的常规,一段时间的鸡飞狗跳不说,最终把人类社会引向何方,他心里也是完全没底。


世袭谈何容易?干部可以收买过去,但老百姓呢?老百姓自称为民,这是谦词,类似于女子自称为妾,王自称为寡人,你真要把他们当成瞎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自认水平不行,想找一个水平高的人领着他们走,也愿意提供优厚的待遇,前提是你要确实水平高才行。我禹自认有资格当天下的君主,是因为我做出成绩来了,但是我的后代呢?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刻不容缓,必须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来。禹的妻子是涂山女娇,她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启。涂山在安徽蚌埠(浙江会稽山一说是越王附会),远离中原,不适合当首都。帝都已经在战争中被摧毁,禹在中原又找了一块地方营造新都,并命名为阳城。其实禹早就劝妻子带孩子过来和他一起生活,但她一直死活不肯走。现在新都已经完工,他又一次回到妻子家,做最后一次努力。


跟我走吧,新都已经完工,到那里,吃穿用住,我都给你全天下最好的。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带带孩子就行了。——禹。
我不走。——妻子的回答非常干脆。
为什么?——禹。
我一个人在外地没有依靠。——她说。
依靠?难道我不能成为你的依靠吗?跟我走吧。——禹的语气近乎哀求。


她冷冷的看了禹一眼,把头扭向一边,再也不说一句话。禹知道她说的只是托辞,真正的原因并没有说出来,就像一位绝世高手遇到不入流的挑战者,漫不经心地回一两招只是给对方点面子,然后就再也提不起半点兴趣。禹知道他的对手并不是眼前这个女人,而是无形的存在,那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的母亲,她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可以排成一排,一眼也望不到头,这些女人的灵魂牢牢控制着他的妻子。他深知对手的强大,为此特意在妻子家乡,这个山脚下的小小部落,举行了一场全天下所有部落的代表大会,上万个部落首领聚集在一起。他把妻子请上观礼台,和他站在一起接受万民的朝拜。在这次集会上,他还故意把迟到的防风氏首领杀了,这是一个比姚明还高的人,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杀这样的人他只要一句话,如同踩死一只蚂蚁。涂山这个地方本来就不适合作为会场,更何况这样的大会其实本无必要,他花了这么大代价,就是做给妻子看的,就是让她感受到他的尊荣与威严,想让她明白,这里的一切她都可以放弃,只要带着孩子跟着他走就行了。但是即使他使出全部力量,依然只是徒劳,不能撼动其分毫。


沉默良久,禹长叹一口气。
既然这样,我们缘分已尽,就此分手吧,但孩子我要带走。 ——禹。
什么?孩子是我的,你不能带走!——她一把抱住孩子,好像突然从绝世高手变回了普通人,露出焦急和惊慌的神色。
天下哪有未成年子女和母亲分离的道理!——焦急和惊慌消失了,她好像又换了一个人,声色严厉,就像母亲在教训闯祸的孩子。
禹无法直视这样的目光,他慢慢低下头,是啊,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他转身,心烦意乱地走出了家门,在村口一个人默默伫立良久,最后终于痛苦而无奈地向在旁边等候的卫队长做了一个手势。卫队长明白他的意思,立刻带着几个人冲进女娇家门,把启强行抢了出来,女娇也跟着从家里哭喊着追了出来:


还我孩子!你这个混蛋!
妈妈!妈妈!我要妈妈!我不想走!


母子俩撕心裂肺的哭喊惊动了整个部落,人们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惊愕与疑惑写在他们脸上。他们不敢阻拦,因为在禹带来的大队人马面前,一切反抗都没有意义。女娇哭喊着要冲上去夺回孩子,被她的姐妹们拉住,算了,算了,她们安慰道。部落里的人们望着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依稀记得他刚来到部落的时候还是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子,谁也想不到日后他会成为治水英雄,当他治水归来时,他们簇拥着他欢迎英雄的回归,他是他们的骄傲,也见识了天下部落大会的壮观场面,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老天爷啊,你会原谅我吗?——禹抬头仰望天空,喃喃自语。




《淮南子》记载有女娇化石,石破生启的神话故事:……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如果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真的,即儿子的抚养权是禹抢夺过来的,儿子从此没有母亲,那么仅凭这一条信息就足以确定中国古代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折点在哪里。因为如果让妻子嫁过来连君主都做不到,试问天下还有哪个男人可以做到?愿意和配偶一起私奔的女子凤毛麟角,因为那本身就是作死行为,会受到全社会的排斥。万事开头难,如果当时已经有父系氏族,就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从夫居的婚俗,女娇自然会高高兴兴的带着孩子过来和禹一起生活,哪里用得着抢,最后只能以人伦悲剧收场?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最早的父系氏族像土匪


禹和妻子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是因为妻子家乡涂山不适合当首都,其他各级干部倒是不存在这个问题。但他们只是配偶的代理人,他们的配偶才是实际的领地所有者。他们如果要世袭,就是把领地给儿子,这样就需要把儿子留在身边,把女儿嫁出去。但如果只有首领一家改变婚俗,氏族其他人仍然保持从妻居的婚俗不变,这样氏族中其他女性仍然是母女姐妹在一起,仍然会产生新的女性首领。那么问题来了,新女性首领的配偶和原首领的儿子哪个对氏族影响力大?再传几代下去,原首领的父系家族将与整个氏族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远,对氏族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最终必然丧失权力。也就是说,如果只是这些干部改变婚俗,将导致他们与整个氏族脱钩,这就需要氏族中其他人也改变婚俗,也就是组建父系氏族,父系氏族中所有人都采用从夫居的婚姻方式。


干部们改变婚俗是因为想世袭,那么其他人有没有改变婚俗的需求呢?首先女性肯定不愿意,因为那将丧失领地所有权,一个人远嫁外地,丢失全部社会关系,彻底沦为弱势群体。对于男性,则完全相反,他们在这种转变中是得利的一方。尤其是那些强壮的男性,他们往往活干得最多,但是劳动成果却要和别人一起分享,一起吃大锅饭。但是如果觉得吃亏,一个人出去单干也不行,因为当时地广人稀,都是原始森林,一个人在野外开荒,连人身安全都成问题,必须集体劳动,必须实行氏族公有制。如果都是强壮的男性组团,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强壮的男性从哪里找呢? 这不就是现成的嘛,治水大军由各个部落抽调出来的精壮劳动力组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治水结束之后并未回归原部落,而是开始组建父系氏族。


父系氏族的男人有了,但是没有女人愿意嫁过来,怎么办呢?既然禹都带头抢,那就只能抢了,因此最早的父系氏族像土匪。总之,简单来说,禹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组织了一批精壮的男人,先是治水,治完水之后夺权,夺完权之后开始抢女人,经过这三步,父系氏族就产生了。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母系氏族的自救


这些新产生的父系氏族由强壮的男人组成,强强联手,无论干活还是打仗,一般母系氏族的男性不是他们对手;他们的女人是抢来的,当然要选中意的抢,男性中意的女人必然生育能力强,这是男女之间的强强联手。这些强壮男人生出来的儿子当然也强壮,既能打又能干活,然后继续抢女人……和这些新生的父系氏族相比,传统的母系氏族打也打不过,干活也干不过,生也生不过,女人不断被抢走,人口不断流失,将迅速走向衰败。


因为母系氏族的领地不归男性所有,他们只是暂时停留,别人随时可以赶他们走,走的时候主要劳动成果,耕地和房屋都带不走,这样劳动积极性就差;而父系氏族中男性拥有领地,劳动成果不仅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可以作为遗产交给儿子,让儿子在他们打下的基础上接着干。也就是说,母系氏族中男性是一群打工者,而父系氏族中男性则是一群老板,即使这两个氏族中的男性在身体素质以及其他方面完全一样,仅仅因为领地所有权不同对劳动积极性产生的影响也是天壤之别。仅仅在生产上面,父系氏族也拥有巨大优势,长期累积下来,母系氏族同样会被淘汰。


为了不坐以待毙,母系氏族被迫采取各种办法自救:


第一种办法:暴力重组。


其他母系氏族中强壮男性也开始组团抢女人,组建父系氏族。重组的结果必然强者更强,产生一批强悍的父系氏族,同时弱者更弱,原氏族如果损失大量强壮男性和育龄妇女,必然走向衰败,甚至消亡。这些新产生的父系氏族会有新的氏号,他们可能推举他们中的某个人作首领,也可能邀请治水时代的干部们的后裔作首领。这些干部虽然世袭,但只能传位于一个儿子,如果有多个儿子怎么办呢?等氏族人口自然增长容纳不下时,其他儿子才带领其中一部分人去开辟新的领地,这种方式太慢,现在有人邀请,就不用等了。在这件事上,双方是合作共赢关系,因为他们上面有人,是有关系的人,请他们作首领可以得到他们的庇护,同时他们也能把自己头上的治水功臣后裔的光环兑现为实际的队伍。强悍的父系氏族往往不会老老实实开荒种地,而是建城占地收税,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第二种办法:和平转变。


母系氏族:好吧,算你们厉害,你们别抢了,我们把女人送过来行不行啊?
父系氏族:好啊,不过我们氏族也有女儿已经成年,正愁没地方去,你们也要接收。
母系氏族被迫与父系氏族联姻,就自动转变为父系氏族。


有的氏族所有男性达成共识,改变婚俗嫁女留男,对此部分女性同意,部分女性不同意,但也由不得她们了。两个这样的氏族事先约好,一方来抢女人时,另一方假装抵抗,让对方把人抢走。刚开始时,部分女性是蒙在鼓里的,后来所有人,连被抢的女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逐渐演变成仪式性的行为,这就是抢婚。“娶”字的字形就是抢婚习俗的反映,“嫁”字的字形不变,含义则从“到女人家”变为“女人到家”。


母系氏族通过和平方式转化为父系氏族时(只是宏观上的和平,微观上仍然有很多女性是被强迫的),氏号不变,转换的节点只需要看首领一家,首领原来是母传女,当出现母传子的那一刻就是转折点,开始留下儿子嫁出女儿,以后就是父子世袭了。


第三种办法:远遁山林。


少数氏族坚持母系理念,为了内部不出现“叛徒”组团抢女人,女性为男性提供优厚待遇,形成类似狮群的结构,由女性下地干活养活男性,而男性不干活,只负责警戒护卫。但农业社会中女人干活哪有什么竞争力?他们势单力孤,为了安全,往往选择与其他父系氏族脱离接触,向边远地带迁移,随着父系氏族不断向外开拓领地,他们也不断向后撤,最后只有撤到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才能生存下来。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就是这种情况。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第三部分 父系氏族社会


群婚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们依然延续过去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婚姻方式,首领与普通人有很大差别。普通人和走婚时代一样,婚姻维持不了很长时间,一般几年时间就分手。因为父系氏族男性是领地所有者,不能随便移动,不能再像母系氏族中那样四处游走寻找配偶,只能从嫁到本氏族的女性中选择,因此他们会交换配偶,在宏观上看是一群男性和一群女人结婚,当然可能有辈份的限制 ,还有一些性禁忌,比如同姓不能婚配。仍然有一部分人不知道父亲是谁,只知道是本氏族男性成员,这也没有问题,因为小孩由氏族集体供养。父系氏族作为母系氏族和父系家族之间的过渡状态,母系血缘关系已被破坏,父系血缘关系尚未普及,所以是血统观念最淡的。父系氏族是由父系来源不明的一群男性组建而来,这种非血缘关系的男性结盟,那种生死与共,肝胆相照,在后世比如刘关张桃园结义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而父系氏族男性成员之间关系更铁,因为背后有群婚制的支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普罗大众的思想意识,也是墨家精神的源头,但因为平民不识字,在文化上没有话语权,直到孔子出现,墨子这样的平民才有方便的途径接受文字教育,平民才能在文化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首领的婚姻则长期稳定,他们的配偶还是那些从上古传下来的女性贵族,一般为多妻,但也不会有很多,因为这些女性贵族本身也没有多少。之所以还是选择这些女性贵族为配偶,不仅因为她们中也有很多人识字,也需要拢络,更重要的是,她们是严格约束自身性行为的女人群体,作为家风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在性行为上更可靠。这些女性贵族普通男性不能染指,而首领除了有婚内性行为之外,还有婚外性行为,也就是说他也和其他男性一样参与群婚。首领对非婚生子一概不认,即使有时候其母亲可以单方面确定其父亲就是首领。是不是贵族,看其母亲,女性贵族生出来的就是贵族,其他女性生出来的不是。这些女性贵族的女儿们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依然肩负着政治任务,因为同一父系家族不能婚配,她们需要远嫁外地,通过跨区域跨文化联姻,在方国之间搭起桥梁,巩固方国之间的联盟。


父系氏族中普通人父系世代一般都在本氏族内,不像过去那样每传一代都要在氏族间跳转,就有可能出现几世同堂的局面,那么是不是可以编写父系家谱了呢?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就是普通人不识字,只有音名,没有字名,也找不到人代写,因为当时识字的人太少,只有贵族识字,而在后世,只要家族中有一个识字的,家谱就能搞起来了。父系家谱如果不能用文字记载,仅仅靠语音记忆,也记不了几代,最终还是丢失。当然这种技术上的障碍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未必不能克服,根本原因还是普通人编写家谱这种行为与公有制意识形态不相称,没有这样做的精神动力。而贵族与一般人区别就在于,他们有家谱。贵族有家谱并非因为财产,而是权力,表明他的贵族身份,拥有政治特权。首领们靠父系血缘关系结成自然的联盟,家谱就是国谱,是政治工具。贵族以家为国,平民以国为家。


母系氏族和父系家族都形成树状血缘关系所构成的聚落,也就是其中的成员(母系中的女性,父系中的男性)都是某个人的后裔,是从她(他)开始一代代自然繁衍而来,如果有首领,首领和非首领并无本质区别,如果首领无后,新首领可以由旁支来出任,整个替代过程可以无缝衔接。父系氏族的情况就不同,是由非父系血缘关系的众多男性通过结盟组建而来,其中首领与其他人差别很大,首领是贵族,其他人是平民,不能相互替代。平民没有家谱,父系可以明确在氏族内部,但不能明确到个人,是混在一起的,而贵族有家谱,父系血缘关系形成树状结构,但他们会分开,作为首领分别领导各个部落或氏族,不够成聚落,这叫分封,而首领和普通男性成员以及普通男性成员之间是盟约和群婚关系。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0: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野合


1。双方为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偶遇。
2。仅对对方身体进行评估,身份地位财富等皆不论。
3。男女双方都可能发出邀请,女方主动发起可能是为了借种。
4。说话如“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一样直截了当。
5。若另一方同意,双方就近在野外找一个合适的地点。
6。事后各自离开,此生很可能无缘得见第二面。
7。如果怀孕,孩子归女方,男方没有抚养权。整个过程双方也没有任何经济利益上的瓜葛。


野合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司空见惯,但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就被禁止了。因为对于嫁到本氏族的普通女人来说,排除一些性禁忌之后她与氏族中随便哪位男子发生性关系问题都不大,因为氏族公有制,小孩集体供养,只要孩子的父亲是这个氏族的男性成员就行,具体是哪个并不重要。野合就不行,因为那将生出不是本氏族男性成员的后代。


但此禁令每年有一段时间例外,这就是上巳节(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在上古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主题是女子祈求生育。女人们在女巫的带领下,在野外唱歌跳舞洗浴,做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宗教仪式,男人们则在一旁观看,然后就是男女配对野合,这倒是歪打正着了。人类生育之迷解开以后,上巳节宗教意味淡化,基本上可以改称野合节了。


周礼规定“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每到上巳节,男人们会离开本氏族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与陌生女人野合,这是“春游”这个词的另一层含义。这是一种补偿,或者说对上古性自由的缅怀,因为父系氏族中男性不能随便移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四处游走寻找性伴侣了。因为这个原因,氏族中的女性会生下少量不是本氏族男性的后代,性自由必然带来父系血统混乱,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不过问题也不大,因为反正是集体供养,又不是一个人养。除了女性贵族,其他人原则上都可以参加这种活动。


因为性交崇拜,既然性交好处这么多,那就应该来个大场面。上巳节有个保留节目,平时一般见不到,这就是集体性交,即现在刑法中的聚众淫乱。商热衷于宗教,估计曾经组织上万男女集体性交,还被作为商纣王的罪状之一,其实在当时是正常行为。母系氏族社会没有搞过这么大规模,是因为组织不起这么多人,而不是认为不应该搞这么大;周代规模也不大,因为周对宗教不感兴趣,周代虽然官方不组织,但也不禁止民间这样搞。不过最大规模的集体性交并不是商搞的,而是东汉黄巾军,每到月圆之夜,黄巾军全体出动,在月光之下集体性交,有几十万人之众,这也是宗教性的。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5: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东汉画像砖:桑林野合图

从此图可以一窺上古性风俗,图中至少男女之间,甚至所有人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

补充:古代同姓不婚,所以上文说法有误,野合时需要问对方姓什么。原文已修改。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5: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如何正确地为禹开脱


如果要把尧舜禹打造成理想政治家的典范,禹带头搞世袭,这是很大的污点,需要把世袭的责任推给启,禹仍然是支持禅让的。所以传世文献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禹先要禅让给皋陶,但是皋陶先死了,然后禹就禅让给伯益,但是启把伯益杀了,夺取了帝位,从此世袭取代禅让。但是皋陶比禹的父亲鲧资格都老,比禹整整大了一辈,后世有立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孙,皇太侄,甚至还有太平公主这样要求母亲立皇太女的,但是你听过有立皇太伯,皇太爷的吗?选大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考量指标,接班人当然要选年轻一点的,选比自己大一辈的人当接班人,这不是250吗?如果这个人水平真是高到不可替代,非他不可,那也应该立即禅让,让他在有生之年把才能施展出来,而不是活活耗死在大副这个位置上面。胡编乱造历史就是如此,跟儿戏一样,只写禹禅让给伯益,还没那么离谱,这是过犹不及,欲盖弥彰。这件事反映了后世史学家对上古禅让制的理解产生了严重偏差。


实际上,禹搞禅让是子虚乌有。那启杀伯益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分赃不均,打起来了。改禅让为世袭,如此重大的政治变革,平平静静没有波折就能完成才是怪事。禹在世的时候,如日中天,要政绩有政绩,要实力有实力,他的治水大军可以横行天下,轻松碾压任何一个地方政权,很多矛盾被掩盖住了,一定要等禹死了以后才能暴露出来。禹死了之后,内外立刻有人站出来反对启。内部是派系矛盾,禹重组政府,大量中原地区以外的政治势力被纳入进来,原虞舜政权长老们的权力被稀释,这让他们感到失落。尤其是伯益,他是舜的女婿(皋陶和伯益并非父子关系),也就是说他才是舜的大副,按照禅让规则,本来能登上帝位,按照世袭规则,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他联合了一些原长老会成员一起反对启。对于这些内部的反对者,启只是把带头的伯益杀了,并未深究,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是获利者,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外部反对者,而不是搞内讧。


在外部,反对者就更多了。帝是昊天上帝在地面上的代理人,天下这么多人,谁来当这个帝呢?当然要选一个水平高的,禅让就是人选。而禹是造反上台,老百姓当然不可能随随便便支持造反,但既然你已经造反成功,那就说明上天支持你,这是天选,也认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老百姓把大洪水的原因归结为颛顼和共工两人为争夺帝位而大打出手,这反映了他们不希望发生战争。最好是人选,其次天选,总要选一选,世袭没有经过选择,所以是不合法的。这和后世的世袭制意识形态完全相反,在世袭制下,异姓上台就是篡位,是不合法的,世袭的才合法。


不过,外部反对者虽多,但是一盘散沙,一时形不成领导核心,启抓住时机,挑了反对声音最大的有扈氏,杀一儆百,狠狠打击,不仅打死打伤很多人,而且把整个氏族都端了,把他们包括房屋庄稼在内的所有财产都摧毁,把整个氏族抓去放牧。有人根据这件事,认为中国古代从此进入奴隶制,这是先有结论再去寻找证据,按照同样的逻辑,如果考察一下现在监狱里囚犯的生存状态,也能得出中国现在还处于奴隶制的结论。启对有扈氏的打击虽然凶狠,但这是政治斗争,儆告天下,这就是反对世袭制的下场,把强迫劳动当作惩罚手段,并非为了经济目的,跟奴隶制根本就是两码事, 整个夏朝也才发生这么一起,没有普遍意义,如果背后有经济利益驱动,就不可能只发生这么一起,这是根本性的区别。


把内外反对者都镇压下去之后,世袭制才真正运行起来,夏禹政权的主要支持力量,就是这些由治水大军组建起来的强悍的父系氏族,可以称为诸夏或者“水利部”,这是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政治集团,以后将牢牢控制东亚大地,一起联手对付试图挑战其统治秩序的其他政治势力。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王土


天下(部落联盟的联盟的联盟)
方国(部落联盟的联盟)
氏族(部落联盟)
部落


联盟的领地由其亚单位的领地合并而成,联盟级联时,领地出现嵌套,自下而上叫联盟,自上而下叫分封。


涂山部落大会上防风氏最后一个才到,比别人晚了很久。禹一看,心想你是不是原来不想来,看到别的部落都来了,才不得不来,所以把他杀了。这样就表达了一个意思,这次大会所有部落必须参加。我们知道自愿加入才叫联盟,强迫性的不叫联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主权统一,其中的土指领土,包含政治权力,是比经济学上的土地所有制更高级的概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所有部落氏族方国的领地,不是原来就有,而是王的,是王分给你们的。如果这句话真能落到实处,就应该改叫分封,不能再叫联盟了。

但这仅仅是理念上,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禹的影响力只属于禹一人,下一个能达到这种影响力的人要到嬴政,到那个时候,才能将主权统一落到实处。禹的主要支持力量,也就是这些由治水大军组建出来的父系氏族,在刚组建的时候,禹对他们有完全的控制力,给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指定领地在哪里就在哪里,给多大面积就有多大面积。但是传不了几代,君主对他们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逐渐从分封转变成联盟,夏商周每次开国都会重复这样的过程。以上只是分封体系之内的情况,在分封体系以外,还有大量的政治势力,和中央政权若即若离,相互之间一直就是联盟关系。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夏朝行政区划


在夏朝,依据距离首都的远近可以把天下分成四个部分,从近到远君主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都:首都及其所属领地,天下最大的方国,中央政府驻地,拥有最精锐的军队,由君主直接管理。


从:中原地区,由治水大军组建起来的一些方国,由君主分封而来,参加常务长老会,是夏王朝主要支持力量,经常需要派出军队跟随君主出征。


服:中原以外地区的方国,不参加常务长老会,定期朝贡和有需要时参加临时长老会,和夏国实际上是联盟关系。


荒:偏远未开发,人烟稀少,夏朝的控制力到达不了的地区。


夏朝的基本决策机制,还是长老会形式,启杀益跋扈,其实都有长老会在背后运作。限于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常务长老会覆盖不到整个东亚,只能覆盖到中原地区。中原以外地区的地方政权不参加常务长老会,但要朝贡,每一两年来一次就可以。朝贡相当于拜年,是交流感情用的,晚辈带着礼物到长辈家里吃上一顿,长辈收下礼物的同时,也会拿出礼物让晚辈带回去,这叫回礼,并不是只有单向的物资流动。贡品一般是土特产,只有象征意义,比如楚这么大的国家,进贡周天子的也只是一种滤酒用的草,经济价值有限。各个方国包括夏国本身都是自给自足,取食于当地野人,只有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才会在各方国之间调剂。由治水大军组建而来的父系氏族,在中原地区密集分布,也就是说禹把自己的主要支持力量,迁移到了中原地区,把他们纳入常务长老会,保证他们的话语权。


当君主需要中原地区以外地方政权协助时,会召开临时长老会,这才是他们真正对君主尽义务的时候。临时长老会一事一召开,事毕即解散,比如治水,这件事不是天天都有,当需要进行大型水利工程的时候,才会召开这样的会议,工程完工就解散。还有比如征讨苗蛮,禹会在接近苗蛮的地方召开临时长老会,用这个方法让附近的政治势力表态,苗蛮那边也会召开同样的会议,这个时候这些政治势力就要选边站了,是敌是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区分出来。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30 14: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政治的腐败堕落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与下层满满正能量的集体主义精神相对应的,是高层政治的腐败和堕落。


1。阶层固化


父系氏族社会和原来的母系氏族社会相比,政府体系架构,人员结构,级别待遇仍然维持原样,仅仅把禅让改为世袭,整个政权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母系氏族社会基层由女性贵族掌控,方国以上由男性政治家主导。普通男性从政首先要在基层经过女性贵族的初选,再往上是男性之间的政治角逐,而后世则通过科举来完成初选。这两种政治制度都是开放性的,相对来说,母系氏族社会中任何男性原则上都有机会登上帝位,可谓一步登天,开放性比后世直通宰相更大。而父系氏族社会中,政治是封闭的,当然上升的渠道也不是完全堵死,但是平民立了很大的功才能升一级,而贵族生下来就是很高的级别,这种制度上的不公平,当然得不到普罗大众的认同,要靠暴力手段才能维持。


2。城乡二元


这是阶层固化的一种表现。世袭制下,分成很多等级,等级越高获利越大,但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阶层,国人和野人,国人整体上是获利的,而野人整体上是被损害的。但这也不是奴隶制,因为如果过于苛待野人,他们都逃走怎么办?地广人稀,怎么可能看得住?人都跑光了,占那么大的地有什么用?自己种?


对国人和野人来说:
(1)野人打不过国人,守不住自己的领地,只能租用别人的土地。
(2)国人自己也能开荒种地,但是他们占领的土地面积太大,自己种不完,可以出租给守不住土地的野人,然后收取地租就够了,不用干活。
(3)野人虽然打不过,但是躲得起,如果逃跑,国人也看不住,这就不可能是奴隶制。
双方博弈的结果,就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契约关系,野人向国人交税,国人向野人提供保护。不平等的契约也是契约,也需要遵守,在特定情势之下,遵守特定的契约,对双方来说都是理性的选择。夏商周农业税的税率一般是10%。国人与野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不参加农业劳动,因此免税。


在母系氏族社会,政权是全民的联盟,如果发生战争,则全民参战;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政权就退化为国人的联盟,国与国之间争夺领地的战争只有国人参加,野人不参战。


3。氏族分化


在母系氏族社会,所有氏族地位是平等的,是真正的大同社会。到了父系氏族,不仅人分成很多等级,氏族之间也有了等级分化。由强壮男性组建而成的父系氏族拥有强悍的实力,他们往往居于优势地位,被大量抽走强壮劳动力和育龄妇女之后剩余部分转化而来的父系氏族实力最弱,由整个母系氏族完整转化而来的父系氏族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实力上差别导致有的氏族全都是国人,有的氏族全都是野人。


当然也有少数氏族不愿意接受不平等条约,他们最终躲进了深山老林,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就是这么形成的。


4。地域矛盾


舜和益这两个来自东夷的领导人死于非命,导致整个东夷集团和中央政权离心。东夷是技术实力非常强大的政治集团,商和秦都是东夷人。蚩尤战死之后,所属集团一分为三,主体部分被炎黄兼并,一部分向东跑,成为东夷集团,另一部分往南跑,成为苗蛮集团,后来大部分被楚兼并。但东夷和苗蛮仍然以当地野人为主体,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人把政治技术文化带过去就行了。


本来尽管中央长老会覆盖不到全天下的范围,但是治水时各地方政权仍然愿意配合,就是因为中央政权确实对全天下的英才开放,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称呼本来也只代表方位,没有歧视性,不管来自于何方,任何男性都有机会登上帝位。现在搞成世袭制,帝位被霸占了,这意味着东夷人将永远居于人下,他们不甘心如此,暗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反扑。


5。性别失衡


母系氏族社会中男性整体上弱势,但也不是弱很多,因为毕竟男性身强体壮,可以自食其力,而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女性彻底沦为弱势群体,性别严重失衡。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因为男女之间自然的性吸引力,可以化解男女之间大多数问题。


总之, 母系氏族社会中的政权得到全民的拥护,炎帝黄帝这些人,包括战死的蚩尤,都受到全民的崇敬,因为他们是选出来的,众望所归;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全民政治就堕落成了强人政治,帝位是霸占来的,表面的服从只是迫于形势,得不到人心的顺服,这是坐在火山口上的政治,靠暴力强行压住,暂时平静只是等待时机爆发。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3-29 0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