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16|回复: 0

[容城知事] 句曲望族--殷汤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3 2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句曲望族--殷汤史话

殷汤源流

殷汤是句容古代显赫的官宦大家族,殷汤既是姓氏,也是地名。殷汤指的是殷氏改的汤姓,殷汤村则是姓氏衍生的地名。《弘治句容县志》记载,殷汤村时属崇德乡。元朝末,殷汤村壮大分为二村,即今华阳街道南亭行政村的尹家边和汤家边。

尹家边和汤家边在句茅路以北,两村相临,尹家边原名殷家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汉字简化被改名。

《姓纂》“殷姓,成汤国号也,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商朝开国君主名成汤,因首都在殷,史书故有殷商、商汤、殷汤之说,追根溯源,商、殷、汤三姓原本是一姓。句容汤姓之所以称殷汤,是因为族祖殷崇义(字德川,池州青阳人),南唐时官至学士,历枢密使,南唐亡入宋,为避宋宣祖之讳而易姓名为汤悦。

北宋时,汤悦后裔出过许多高官,如:宋咸平辛丑(1001年)进士户部尚书汤缙;宋神宗监察御史汤休;宋哲宗端明殿大学士汤执中;宋哲宗工部侍郎汤康时;宋徽宗监察御史东宫侍读学士汤统等。已发现的汤悦后裔在镇江、丹阳也有分布,他们居住时间略早于句容汤氏。镇江汤氏世居地后形成殷庄、下汤和汤巷等村。丹阳则有汤甲、汤庄、汤巷等村。

br>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宋徽宗慌忙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而他自己则南逃至镇江。汤氏第十一世祖汤统护徽宗驾,南下后留在南京钟山之麓乔而居之。越四代,汤统玄孙汤茂孙,官至尚书省左司郎中,因被奸相汪伯彦、黄潜善所忌,降为主事,愤而辞官,遂隐居句容义城里汤村,即今汤家边,自号“南山处士”,句容殷汤尊“南山公”为始祖。汤茂孙三个弟弟汤奚、汤若、汤日,分迁于平江(苏州)、金坛、江隐(江阴)与四川。约在宋末元初,第十九世汤庚三迁至郭庄汤巷,庚三之孙忠四、忠五偕行移居汤巷南面的池头村。

元朝末,殷汤村汤大有五世同居,蔚为巨族,其后析为五宗,分迁于尹家边和汤家边。汤氏出于风水考虑,殷汤分村居住时,殷因为是原姓,所以殷村在前,汤村在后。无独有偶,今白兔镇马里行政村也有殷家庄村和汤家村,并且殷家庄在前,汤家在后。

清后期,殷汤有南汤、北汤、东汤、西汤、中汤之分,太平天国战乱后,南、北、中汤姓变得零散,天王、二圣还有若干群居汤氏,规模都不大。

句容殷汤家族今已分成两大宗,即广意上的东汤与西汤,东汤以汤家边、尹家边、李家边为主体;西汤以郭庄镇的汤巷、池头为主体。

今茅山镇李家边、华阳街道的汤家边和郭庄镇的汤巷、池头村,各保存有本宗族谱。李家边保存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句曲华阳门外《汤氏宗谱》”六卷,谱在太平天国时期断过,光绪续修时,世系出现矛盾,对比郭庄汤氏谱,出入较大;汤巷保存有“句曲《汤氏族谱》”两卷,堂号“执中”,修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谱序完整,真实可靠,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内有句容名人王康佐、张芳、石泉等撰序或题字;池头村存有《汤氏族谱》手抄本三卷,修于民国七年(1918年)。

东汤寻踪

东汤的尹家边和汤家边,汤氏为二村主姓,因年代久远,两村的老年人都说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互相说对方是自家的佃户随主人改了姓。李家边在汤家边东1.5公里处,今分为前后二村。

元明时期,汤氏族人外迁的有很多,谱记载有皖北的淮南、寿县、阜阳、颍上、亳州、寿县、霍丘以及皖南的巢湖等地。如今,这几个地方的汤氏总人口约有六七万之多。淮南汤谱开头写有“余家世居句曲”;寿县谱头有“余家寿州(寿县)谱,必冠以句容者”;巢湖汤谱有“句容乃桑梓之乡,”“明季由句容北渡,家于巢之南乡”。外迁的汤氏与句容各支,枝繁叶茂,早已分宗立派,他们的辈分都不相同。

淮南的汤氏学者认为:明代开国功臣汤和祖籍就是他们一支,汤和是句容分迁出去的。今李家边保存的《汤氏宗谱》就记载有汤和的信息,汤和为第二十四世,祖父名汤明扬,父亲汤念焦,汤和弟兄三,分别是汤阃、汤和、汤良。汤和的哥哥汤阃迁居郭庄汤巷。谱记:“汤和字鼎臣,明封中山侯,开国功臣,仕宦于金陵,游茅山见其山明水秀,土沃风淳,遂卜居李家边,之始祖,子孙世居焉。配赵氏生五子,昂、星、谅、醴、燮”。如果以上资料得到证实,那么朱元璋当初参加农民起义军,就有了新的解释。史料记载,朱元璋与汤和都出生在安徽凤阳(古称濠州钟离),朱元璋参加义军是汤和介绍的,朱元璋祖籍是句容人,他与汤和之所以成为发小,极可能做佃户的同乡们为彼此有个照应,居住靠在一起,朱元璋对汤和的信任,饱含同乡友谊。

过去句容四牌楼,北面牌坊“殿中执法”,为东汤的汤鼐所建,汤鼐还被推崇敬重供奉在乡贤祠中。汤鼐(1444-1502)字用之,号方洲,又号铁翁,谥:文贞,殷家边人。父汤全、叔汤完,在安徽寿县为吏,汤全生四子,汤鼐排行三,幼年随父在寿县生活过。成化十一年(1475年)汤鼐回句容考中进士,升广西道监察御史,后改广东道。汤鼐为人刚直敢言,为官清正,成为明朝中期一代名臣。弘治帝朱祐樘继位后,汤鼐以欺君误国之罪首先弹劾大学士万安。后来又弹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郎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接着,与同僚上章弹劾大学士内阁首辅刘吉。

当时内阁三成员万安、刘吉、刘翊,时称“纸糊三阁老”,说六部尚书是“泥塑六尚书”。这些人都成了汤鼐弹劾的对象。在官场险恶、满朝虎狼的年代,结怨太多,树敌太多,不会有好果子吃,汤鼐自然也逃不了。

首辅大臣刘吉很不好惹,汤鼐弹劾他,最后也栽在了他的手上。 弘治二年(1489年)二月,刘吉引诱御史魏璋,诬陷汤鼐等人私立朋党,弘治帝下旨,将汤鼐等人关进大牢。刘吉欲治其死罪,幸得朝臣鼎力相保,几人才逃得一死, 结果汤鼐被贬到了肃州,今甘肃酒泉。

不久,一纸诏书,汤鼐被放归故里,后移居寿县,留下一些与寿县好友应答的文稿。

汤鼐生有五子,二个儿子在寿县,三个儿子在尹家边。汤鼐晚年,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卷曲,在病痛中续修了《汤氏宗谱》,序中说:“以家在寿(寿县)、容(句容),每岁两地奔驰,故集中谱,寿、容者略详……”正德十五年(1502年)十月十六日汤鼐去世,享年七十七,与夫人张孺人合葬于尹家边村西,当地人叫牌坊山。笔者去年陪同汤氏学者去尹家边寻访时,九十岁的汤德林老人告诉我们:“祖辈相传,汤御史下狱后,仇家牵来几头牛将御史牌坊拉倒。”寿县的汤鼐后裔说:“在寿县,祖辈也有汤鼐牌坊被仇家用牛拉倒的传说”。因殷家边改名尹家边,寿县的汤氏几次来句容寻亲,一直找不到殷家边。

汤鼐游历茅山,曾留下《游茅山》诗一首:

好风吹我上茅峰,拂尽尘襟眼界空。

行见烟霞生洞口,坐闻钟磬出云中。

石屏曲眷低蹲虎,瀑布垂头倒挂虹。

欲访茅君问消息,蓬莱有路几时通。

李家边谱记:第二十九世汤绍宗(汤和五世孙),官至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灵璧侯。其子汤汝袭父爵,孙汤世隆,官至少保太子太保,提督漕运,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灵璧侯,谥:僖敏。

西汤觅迹

汤巷、池头在郭庄镇东北,pan >北宋之前,汤巷这一区域还是赤山湖的湖区,《景定建康志》记载,北宋时赤山湖以西的湖熟区域已淤塞,湖东句容境的水域也逐渐缩小,汤氏迁来圩田造屋“抱湖而居”,元朝中期汤巷渐成村落,《至大金陵新志》临泉乡(郭庄一带)已有汤巷村。据汤氏学者汤荣考证,殷汤分迁郭庄的为当时的贵族级层,明清时期西汤达官显贵特别多。

汤巷在明代属临泉乡仁爱里,仁爱行政村可能设在汤巷,村又名仁村,或仁墟。村东为杨家村,保存有“仁村《杨氏家乘》”十六卷;村西为蒋巷村,三村并列。

汤巷是句容现存古建筑最多、规格最高的一个村,从村东杨家到村中汤家,再到村西蒋家及杨家角上,全村约长二里,有条铁石大路。汤巷古代的建筑,由汤府建筑群、蒋家府第、杨氏敞厅、两座行宫等建筑组成。有18条巷子,两条主巷一条南北,一条东西,最大的巷子,叫大长巷。(摘自吴守恒)

清初,汤巷出了“特举介宾和宇公”,汤和宇富甲一方,大兴土木兴建规模宏大汤家府第,他为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建了七进大敞厅,一个花园。汤府前方是汤氏宗祠,府第以对称的中轴线,一字排开,一进接一进,砖墙采用统一规格的大青砖,天井铺以同规格青石板,厅房前檐墙下砌一米多高的青石,青石打磨精细,边缘走线。敞厅大门的门楼采用砖雕、石雕砌成,尤其是石雕,雕工考究,令人震撼。汤氏宅第现存三进石雕门楼(有一进石刻被村民拆卸藏家里),最精彩的一个门楼,在建筑群中央,砖雕图案被人凿去,两则为整块青石板砌成,左面浮雕福禄寿、鲤跃龙门、天马行空图案,右面雕凤凰展翅、麒麟送子、松鹤延年等图案,基座各饰一草龙图案。雕刻的人物、动物栩栩如生,打磨一丝不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说这些石材出在南京青龙山,当时赤山湖水位较高,用船运过来。

雍正三年(1725年),县署为汤子韬妻陈氏在村前立了一座节孝牌坊,牌坊于1958年被毁,部分构件砌在村民房基上,露在一墙角上的石雕构件,雕工精美并刻有楹联。从《汤氏族谱》绘制的牌坊图案中找到楹联内容:“松柯日暄承丹昭;筠节霜清倚碧天”,右“恒德”,左“坤仪”。

清中后朝,建筑群向周围延伸,众多民房有走马楼连通。最大的门楼在村西,约三层楼高,过去经村垾叠罗汉来汤巷表演,八个人叠立才摸到门檐。门楼连接走马楼,女眷们在楼上观看。

1938年农历6月,日伪一女特务窜到汤巷打探国民党军队消息,村里的“青抗会”将她抓住羞辱一顿,女特务一气之下,回去谎报军情,随后,日军飞机来了三次,投了六七枚炸弹,所幸建筑群与人员受损不大。

过去汤巷汤外迁的有很多,东汤家谱记载有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的信息,元朝末,汤和居住在安徽凤阳,汤巷的《汤氏族谱》中,也有族人汤震(字惟享)居濠州的记载,濠州即安徽凤阳,可惜的是这套谱残损严重,汤震的具体信息查不到。与池头村汤氏同时代有一支迁到杭州,其后陆续迁到常州、江阴、镇江、南京、无锡、溧阳、溧水,安徽凤阳、太平、广德、繁昌、芜湖、安庆等地。数年前,郭庄镇北在修公路时挖出两块青石的墓志铭,上盖全称《明故汤孺人薜氏之墓》,碑文显示,汤孺人薜氏为汤巷迁南京的一支,其子汤彦声在成化年间做过武昌知府。汤氏虽移居南京,落葬又回到郭庄祖坟山,碑文落款“金陵朱大举撰”。

元朝中期,汤巷一支分移至村南池头村,池头因汤氏是村中主体,村亦名池汤。明正德年间,汤氏合修家谱,因汤巷先祖已有“大”字辈,此次修谱,池汤坚决反对汤巷复用“大”字辈,两村吵翻,谱从二十世分开,各修各的,池汤的谱记录有汤巷“大贤乱辈”一事。

世代相传:池汤一宗祖身染重病辞官回归故里,被本乡华姓几代为医的华医官治好,于是汤华两家结亲,后汤氏学到华医官真传,世代行医,家资颇丰。过去池头村村西汤氏祠堂西有一华佗庙,就是汤氏为感华医官“华佗再世”的救命之恩而立。解放后华佗庙被拆建为池汤学校。安徽淮南《汤氏宗谱》中,收录有汤氏《赠医官华弘谟序》,今华佗庙故址,尚有六七百斤的石刻莲花座等遗迹。

池头村的大半个村子都是汤姓的家院,家院的名称以厅为名,村北、村西的敞厅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百合厅,位于村当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拆除。村中最大的建筑建于乾隆至道光年间,为池汤宅第,建有四进,北低南高,为了表示尊崇,正门朝北,正对汤巷,共九十九间半。

上世纪五十年代冬,村民不慎丢了一根香烟头在宅子草堆中,是夜火起,老宅上面的走马楼均是木构件,楼上各类木制家具、木料爆燃,多个老宅被引燃,火势冲天,汤氏从周边村子借了几台水龙(采用杠杆原理制作的灭火工具),仍无济于事,门楼上面的石雕被高温烧炸,飞出一里多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池汤大部分古建筑被焚。

池汤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就为火灾所留下的,为九十九间半门楼和过道部分,六间半大房,朝东的即为九十九间半的半间,这半间很有特色,呈三角形依附大房。朝南的正门为砖雕、石雕砌的门楼,砖雕图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凿去,门楼门头石立雕有双狮戏绣球图案,底子饰有暗八仙与云纹,两则为整块石板砌成,基座雕有缠枝花卉图案,墙体下方一米多高为条石砌成,虽经两百年风雨沧桑,古建筑整体依然很牢固。

数百年来,池汤外迁的也很多,不少人与汤巷迁出的同处落户,已发现的上海崇明岛、江苏如皋等地都有池汤分布,如皋名人汤登甲,即池汤第三十七世孙。

池头村南有一汤家庄,奇怪的是汤家庄没有一户汤氏存在,汤氏消失有二说:一说是晚清时,村里出了个帮会头子名汤克盛,一次句容县令去湖熟抓赌,被汤克盛手下围攻,县令脱身后奏请府台,汤克盛被抓,押往苏州被斩,汤家庄汤氏因此案受到株连;二说是咸丰之乱时主战场在上村,汤家庄的汤姓受其害,村庄被烧,人被杀。汤家庄汤氏消失,空留地名于今。

郭庄镇是讫今为止句容保存古建筑最多的一个镇,古代赤山湖地区常遭遇洪水,这一带富裕的大家族,为了防止洪水冲毁房屋,墙体下方大半人高多采用条石砌成,考究的家庭还将条石修饰的极其规整光滑,据说青石面是专用刨子刨过,条石上方砌的青砖也经过打磨,郭庄人称这种建筑式样叫“蓝图”,“蓝图”构筑的精巧与否,是一个家庭地位与实力的象征。与“蓝图”配套的门楼雕琢工艺,经数百年的累积,形成了赤山湖地区独有的建筑风格。镇江马阿林老师曾著有《镇江雕花门楼》一书,当马老师见到了汤巷的石雕门楼,惊叹地说到:“最精彩的门楼漏掉了!”于是,马老师重刊时,便把汤巷的石雕门楼附入其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3-29 0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