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840|回复: 1

拜经台上的第二大谜团:是否立过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4 0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拜经台上的第二大谜团:是否立过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
1991年,句容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了第九辑《句容文史资料》,又名《宝华山隆昌寺专辑》。
我当时在县文化局创作组工作,也是县政协的文史委员,此前意外得到一套清版的《宝华山志》,此时便派上了大用场,于是通过查阅这套山志,给《宝华山隆昌寺专辑》写了不少稿子。由于不便让这本书上的文章多是我的署名,于是我就胡编了许多笔名,什么“禅心”、“前诚”、“无冠”、“花姝”、“辰龙”、“印心”,其实全是我的拙作。
顺便致一下三十年无法道出的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县统战部、县宗教局的两位领导曾经希望我为他们提供一些“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隆昌寺”的史料,可我那时还没有接触到《宝华山志》,对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一无所知,于是只好很尴尬地回绝了。但后来我又给《专辑》写了那么多的文章,他俩肯定还以为我实在“冷血”,故意“藏”了“一手”,对我可能有些想法。实则我当时根本就是个“山盲”!
在这之前,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笪志道先生也让我写过一篇介绍宝华山的文章,大概想试试我的笔力。可我一点都诌不出来,只好胡编了几百个字交差。那时没有互联网,又没有什么史籍可供查阅,我这么一个只读过一年半初中的“文化人”,当时连“民革”、“民盟”、“九三学社”都道不出个子丑寅卯,哪里还分得清什么“律宗”、“禅宗”的?但“圣命”难违,我只好在宝华山如何“秀美”上乱说,只好往“金陵四百八十寺,宝华山为最上者”上瞎扯。但现在谁都有权批评我:“金陵四百八十寺”乃杜牧说的唐时南京佛教界的盛事,而宝华山在清初才开始广建殿宇,这两者有什么可比性?!
再闲扯一件旧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有个表哥在县交通局当检查员,也就是几个人在东门口持面小旗,拦下去南京的车辆,检查相关的证件。由于他们的权限很大,过往的司机都不敢得罪他们,他们也不时安排一些亲友搭“顺风车”去南京。
有一次表哥帮我安排了一辆军用的“吉普卡”,让我随车回南京的老家,那可是我第一次坐上这么高级的小车!小车里居然还坐了一位团级干部,车子上路后,他想顺便去宝华山(当时还在军管)看看,问我有没空。我当然开心死了,连连点头。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上宝华山。
进了隆昌寺后,只见若干佛殿的门都被木条封着,里边也没了菩萨。我不敢乱闯,也不知道西边还能通往铜殿和大雄宝殿的那一大排建筑。当时只觉得隆昌寺“不过如此”地窄小。印象最深的是军人们在某楼道下养了一条母狗,而它刚生了一窝小狗。我刚好奇地往里边看了一眼,那母狗居然猛窜出来,对着我的小腿肚子就是一口,连我的几层冬裤都被咬穿了……
于是我在若干年内对宝华山最深的印象只有两个:一是那条狗真凶,万幸还不是一条狂犬;二是下山的路太陡,坐在车上时时会有要出事的担心。您说说看,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写出宝华山如何“秀美”的文章来吗?!
闲话不再扯。
只说当时县政协有位老文史委员,名叫曹汉杰,据说他曾经在郭沫若先生的手下任过职(郭当时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厅长),郭沫若还曾经赠给他一幅自己的墨宝!
曹汉杰老先生原本就少言寡语,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更加沉默,很少发言。不过他还是为《宝华山隆昌寺专辑》写了一篇小稿,题为《宝华山上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曹老先生在此文中说:
“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犯上海,发生了‘淞沪会战’……张治中将军受命将(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三十六师)这三个师组成第五军,迅即开赴淞沪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战斗中牺牲惨重,官兵伤亡过半。战役结束后,军长张治中为了轸念为国捐躯的将士,表彰牺牲死难的袍泽,在部队驻防地宝华山的拜经台上,竖立了《第五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该碑高二米宽一米(不含基座),由张治中将军撰写了碑文,记叙了这次战役的过程和官兵壮烈牺牲的光辉事迹,以供后人凭吊……日军占领后对此碑恨之入骨,加以捣毁,解放后残碑尚存,现已荡然无存。”
曹老先生在这一短文中还透露了一个讯息,就是五路军的某部队曾经驻防于拜经台。
后来,我根据曹老先生的这一线索,特地查阅张治中将军的回忆录,并分别在镇江的《京江晚报》、某网站和《句容山水网》上,比较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拜经台上有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来龙去脉”。可惜当我在写此此,想引用这些资料时,才发现这些贴子由于过老,已经被删掉了。
好在我的电脑里还保留着一份这样的原稿:
第五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建在何处
1932年1月28日,日寇突然夜袭上海的闸北,淞沪会战由此拉开序幕。张治中将军见蔡延楷所率的第十九路军在沪孤军奋战,遂主动向蒋介石请缨。
蒋介石调动京沪、京杭两线上的第八十七、八十八两师,组成了第五军,并任命张治中为军长。2月26日,张治中率部自南京赴上海的南翔参战,经庙行、浏河、葛隆镇之役,给日军以重创,但所率之部属亦伤亡数千人。
5月5日,中日双方签定了休战协定,战事暂停。
5月28日,第五军在苏州召开了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张治中亲备祭文,哀哀哭祭。
不久,国民政府在南京中山陵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中央,安葬了在一·二八事变之役中牺牲的烈士128人,以隐示国耻的血痕和他们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永垂不朽。
与此同时,第十九路军和第五路军各建了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
张治中将军在其生前的回忆录中,并未提及第五军的阵亡将士纪念碑究竟建在了什么地方,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谜团,他只是说,纪念碑“在1937年南京失陷后就被日军毁坏了”。
我曾访问过几位抗战前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受过戒的老和尚,据他们回忆,拜经台上确有一块碑,碑旁还包括将介石在内的许多国民党要人亲笔题写的碑刻。不过,和尚们都管这块巨碑叫“哭弟金碑”。
我曾数次攀上拜经台,寻找这一历史的遗迹,但除了觅得两株老白果树和一堆石碴外,一无所获。看来日本鬼子对它怕得要命,连一块完整的石头都没敢留。
下山寻问当地的老人,可连他们都不知其详了。
这能一大大激发民族精神的纪念碑,不知能重被有关部门修复否?
可是,根据上文您便可知道:一、张治中将军生前并没有明指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宝华山;二、宝华山的僧人们都管拜经台上的那块碑叫“哭弟金碑”。
而在网络上,我们也查不到拜经台上有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第一手文献史料。(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14: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3-28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