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74|回复: 0

守护千年文脉 焕新名城风采 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全面推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8 09: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守护千年文脉 焕新名城风采

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全面推进

     “波光绿映台城柳,山色青回句曲春”,西汉置县以来,句容的山水在两千多年的变迁中,吸引了葛洪、三茅真君、陶弘景、颜真卿、朱元璋等众多影响世界历史的“巨星”。道教、佛教先后在茅山、宝华山结庐,在山水变幻之中,形成了茅山派、宝华律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句容秀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璀璨的文化,留下丰富的古迹。

近年来,我市聚焦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和融合发展,不仅守护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



文物古迹保护:让历史“活”起来




“第八洞天 第一福地”的茅山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参与“洞天福地”申报世界遗产,“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推出明清民俗小镇千华古村、全国文保单位隆昌寺稳坐众山之中,赤山湖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13项灌溉工程遗产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些文物古迹,不仅是句容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我市坚持保护第一,以敬畏历史、敬畏文化之心,完整呈现文化遗产固有的品格和气象。多年来,已形成文物局牵头、博物馆指导、各级政府落实、村级文物保护员具体负责的分级管理制度,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驾护航。2024年,市博物馆创成国家三级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市博物馆升级改造、馆藏陶瓷器文物修复等工作逐步展开,批准和公布了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6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4处、省级4处、镇江市级10处、句容市级46处。

聚焦文物“活化”,我市以展览陈列、创意开发、特色旅游等各尽其用、交融共生,充分激活文化遗产的各类价值。近3年,市博物馆举办精品展览活动10余场次,2024年《“百年浪漫”婚书展》等展览受到市民、游客、媒体的共同关注,口碑极高。立足馆藏,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让文物活起来,2024年博物馆藏品走进南京、杭州,参与南京市博物馆《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浙江省博物馆《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等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句容的“国宝”。创新开展“福地句容我代言”系列视频拍摄,通过镜头向市民和网友介绍南朝萧绩墓石刻的恢宏壮丽,呼吁市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同时,以博物馆为依托,组织学生、亲子、市民走进博物馆,近3年累计开展各类游学、社教活动近40场;举办“馆长讲历史”系列文化讲座,让文物和历史文化走进机关、企业、学校、景区,近3年累计开展30余场次。



非遗传承:让文化“火”起来




2月28日,热闹非凡的舞龙活动分别在郭庄镇芦亭村、葛村中心小学、葛村中心幼儿园举行,省级非遗项目“二龙戏珠”的传承人和葛村中心小学舞龙运动社团、葛村中心幼儿园萌娃舞龙队3支老少舞龙队,舞动6条龙庆贺“龙抬头”的到来,共同完成了一场“同频共庆 非遗传承”的大戏。“非遗进校园”是句容市非遗传承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茅山镇、天王镇等12个镇(街道、园区)均有开展,年均举办各类活动60余场。

2024年,句容市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市共有国家级保护名录项目2项、省级5项、镇江市级5项、句容市级66项共计78项非遗保护项目。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非遗展示馆,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推进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我市积极统筹、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目前,我市已编印出版了全市主要非遗项目介绍专著《句容市非遗漫画集》,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柏华荣获“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非遗进茅山景区”和“非遗进宝华山景区”项目均创成省级“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2024年实施非遗文化“六进”、民俗文化活动展演、民俗文化摄影展等活动逾200场。2025春节期间,“来容城过福年”非遗主题活动在各大景区、商场上演,“人从众”的热闹景象让句容“福气满满”。据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09.75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9.31%。



文化旅游融合:让产业“强”起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剖析历史脉络、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文化元素等方式,将城市文化融入到旅游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山水田园 福地句容”城市文化品牌逐步成型。

“城市客厅”葛仙湖公园创成国家AAA级景区,灯光音乐秀“实力圈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独具特色的“福文化LOGO”融入道路护栏、路灯、公交站台、景观小品等建设细节,365公里的句容福道成为串联美丽句容的景观彩道,城市呈现“转角遇见美、处处显匠心”的视觉美感。同时伴随宁句城际轨道无缝对接南京主城、南沿江城际铁路线路日益增多,我市成为南京东部立体交通枢纽呼之欲出,地铁站、高铁站无不体现着句容本土文化元素,为游客“快进慢游”带来不一样的舒适体验。

202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我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文件,指导全市进一步加大文旅融合步伐,持续加强乡村文化产品建设,充分展示句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内涵。2024年,全市乡村游、景区游、文化游、赛事游、研学游等多面开花,累计接待游客1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78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23.4%和16.6%。

近年来,《句容春秋》《宁句七年》等10余本句容系列文史图书逐步编撰出版,茅山管委会茅山村南镇街等13个江苏省传统村落以各美其美的山水、美人之美的文化和美美与共的乡愁“爆火出圈”,西冯、石狮沟等11条句容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及“天贵”等14家“句容老字号”先后公布,句容市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对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推进历史文化研究与宣传,把乡愁“留”下来,推动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与传播,让文化“传”开来,努力将句容打造成为一座既有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文化名城,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句容新实践走深走实。



张梦雪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1-3 0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