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35|回复: 7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0 2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1)

读过《茅山志》朋友或都知道,茅山之中曾经建有一座著名的“玄洲精舍”。但是何为“精舍”?此精舍取名“玄洲”有何寓意?它是何人所建?建于何时?又建在了茅山的什么地方?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全部答对了。因为有关茅山的史料实在太多太多,谁也无法全都了如指掌。
“精舍”乃是我国儒、释、道三教信徒比较熟悉的一个名词,它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舍与书斋,后来也被延伸为僧人、道士和玄士修炼与居住的场所。
至于“玄洲”,其典故出自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先生所撰的《海内十洲记》。据说西王母曾经告诉汉武帝,大海之中共有十个仙洲,它们分别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其中玄洲位于北海(即今之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带),此洲为“戌亥之地”,翻译成白话文,也就是天门所在的地方。东方朔说它方圆共七千二百里,距离南岸有三十六万里,还说“上清真人总仙大司马长生法师主三天君”就居住在玄洲上,他的仙府名叫“太玄都”。“上清真人总仙大司马长生法师主三天君”也被称为上清真人或三天君,《茅山志》上则尊称他为“真公”。
上清真人在道教界的地位仅次于三清道祖,他也是天廷的二品仙官,相当于玉皇大帝的“内阁大学士”。来自天、地、人三界的各种密奏,如果不想或不便按照惯例一层一级地往上呈递,只要通过他,就能立即送达玉帝之手。另据说玄洲之上还有许多座长满了金芝玉草的宫室,宫室内居住的全是些高级仙官,这些仙官无不是上清真人的部属,他们在协助上清真人管理所有学道者“人事档案”的同时,也负责帮助上清真人对三界之中的神人万仙进行升迁贬谪。
综上所述,建于茅山的这座精舍之所以取名为“玄洲”,显然是取名者将茅山比作了能通往天廷的天门,希望通过在这里的修炼,能够尽早飞入仙境。
据《中国道教》一书载,梁时的陶弘景来茅山隐居后,与众弟子在山中建起了许多座道馆,其中就包括于天监十四年(515年)建在郁冈山的“玄洲斋室”。 如果这一史料属实,那么,这“玄洲斋室”就应当是“玄洲精舍”的“乳名”。不过《至顺镇江志》和《茅山志(卷之十五)》却说,首建茅山精舍的人并非是茅山上清派的第九代宗师陶弘景,而是他的嫡传弟子桓法闿。
桓法闿是今之江苏丹徒县人,字彦舒,一名桓凯、又作桓豈。据说梁武帝萧衍的第四个弟弟、南平王萧伟一生趋贤重士,晚年特别喜欢研究老庄的玄学,他非常敬重桓法闿的修为,特地封他为清远馆的馆主,时时来馆听他讲解玄学,并与他探讨玄学的精妙。不过桓法闿觉得清远馆里的繁琐之事太多,“有废研修”,于是在郁冈山的右边“别筑”了玄洲精舍。
由此看来,郁冈山是先有清远馆,后有玄洲精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属皇族所有,后者归道家掌控。
《茅山志》卷之十五还说,隐居于茅山的梁代处士周弘让,曾经特地来游玄洲精舍,并在那里的墙壁上题了一首五言诗,诗曰:“李基遗故鼎,赵啸绝风云。悠悠千载下,更复属夫君。”(不过《茅山志》又在卷之三十一 说,此诗系元代的张伯雨所题)由于此诗中所涉及的两个人都已无从查考,这首诗也就比较难破译了,大意似说,在当地留下古鼎的李某和会在山中吟诗啸歌的赵某,虽然都是很有名望的人物,但他们很难超越桓法闿。即便千年之后,怕也不会有谁具备这个学识。
(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2)

紧接着,《茅山志》又记载道:
王僧辩使陆晃图闿及己形与周处士像于障面,又飞白写闿与僧辩书于障背,仍以遗闿。
世有《指桓记》云:“闿为隐居执爨者。”宋道士贾善翔集《高道传》谬用其说。
隐居书闿《入山诗》及《隐居墓碑》可表也矣。
这是一段颇难破解的古文,我只能对照着《古代汉语字典》将其中的第一段勉强翻释一下。它似说王僧辩(官至梁之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曾经亲自来到茅山,送给桓法闿一把扇子,扇面是王僧辩请画家陆晃所绘的、自己与桓法闿和周弘让三个人在一起的画像,扇背摘录的是桓法闿与王僧辩书信中的某段诗文。
王僧辩是梁武帝之第七子、梁元帝萧绎手下的一名重要军事将领,萧绎生性多疑,曾经也猜忌过王僧辩对自己的不忠。王僧辩为何要特地跑来茅山与桓法闿交往?是效法梁武帝尊陶弘景为“山中宰相”的故事,向他咨询军机大事,还是想从他那儿寻找到精神支柱?惜我无法找到这方面的史料,也就无法多言了。
桓法闿逝世后,有位文人特地写了一篇题为《指桓记》的散文,描写的是桓法闿在玄洲精舍升仙的经过,其中有句话,说是王僧辩当年将扇子赠送给了“隐居执爨者”。
隐居,当然指的是陶弘景,因为他别名“华阳隐居”;“执爨者”,指的则是专门(为陶弘景)烧饭的下人。北宋道士贾善翔在编著《高道传》一书时,认定这个下人就是桓法闿,还说他原本是陶弘景手下的一名“执役”,在华阳馆里默默地侍奉了陶弘景十余年。其实他早在九年前即已升仙,并且经常秘密前往天庭,可是一直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真情,以致连陶弘景也被蒙在鼓里。陶弘景知道真相后,执意要拜桓法闿为师,并通过桓法闿向玉帝打探到了自己迟迟未能成仙的缘由。原来他在救人治病之时,多次在病人的药引里加了水蛭,以致伤害了许多无辜的小生命。陶弘景知道这一真相后十分后悔,立即修改了自己所著的医书和所开的不当药方,这才登入仙籍。这位贾道士是苏东坡的密友,在道教界很有名气,但他既未在茅山修过道,又“善调笑”,故《茅山志》并不认可他的道听途说,还斥责这一故事为“谬说”。
1500年前桓法闿建于郁冈山的玄洲精舍,在他逝世后归了谁?又被毁于何时?惜《茅山志》都未再提及。我们只知道,过了七百余年之后,它又被“玉海蒋宗师”在原地复建了。这复建玄洲精舍的“玉海蒋宗师”并非别人,乃是茅山上清派的第三十八代宗师、南宋的著名道士蒋宗瑛。
蒋宗瑛,字大玉,号冲妙先生,又号玉海仙人。他出生于今之江苏常州,自小就攻读诗书,本想通过科举入朝为官,谁知读着读着竟勘破了人生,不再痴迷功名,成人后开始云游四方,寄情于山水之间。据说他曾经在浙江嵊县的金庭山居住了两年,并在这道家第十八福地的石壁之间,得到了《登真隐诀》一书。这可是陶弘景在世时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能通过修真而成仙的道书,历来为道士们所盼读。蒋宗瑛连忙挟此书来到茅山之巅,并追随高道汤志道修行起来。那汤志道则是茅山上清派的第三十七代宗师,据说曾经赤着脚坐在大茅山的山顶上,整整修行了三十年,而且从未离山一步!
名师出高徒,蒋宗瑛在汤志道的精心传授之下,道法猛进,还特别精通符箓之法。某年之夏,浙江一带暴雨日夜不止,洪水泛滥成灾,良田淹如沧海。宋理宗欣闻茅山的蒋宗瑛乃是“凡祈祷辄应”的高道,连忙将他召入京都,请他立即作法止雨。蒋宗瑛不慌不忙,披发仗剑,登上法坛,烧符箓、洒咒水、步斗踏罡之后,昏黑多日的天空忽然转晴,阳光乍现。宋理宗大喜,当即御赐其铜钱十万缗,让其修缮茅山的宫观。要知道旧时的一缗铜钱有一千枚之多,十万缗铜钱就高达一亿文了,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啊!
时隔不久,元军南下,宋室倾危,蒋宗瑛自知天意难违,不愿继续留在临安(杭州),于是借口要入山养病,飘然而去。据《360百科》说,他“至庐山,过天目山,而往来永嘉形胜之间”。不过该百科漏载的是,蒋宗瑛恰是在元朝替代南宋政权的至元年间,重回茅山重建玄洲精舍的!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大都(北京)后不久,就听说了蒋宗瑛的奇闻仙事,至元十八年(1281年),他特地将蒋宗瑛强行召到北京,想让他受自己差遣。不料高道自有高道的遁世奇术,蒋宗瑛竟于当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北京“无疾而化”了,让元世祖空欢喜了一场。
由以上的史料可以推断出,茅山的玄洲精舍最早复建于至元初年,最迟复建于至元十七年,也就是在1264年至1280年之间,距今又已有七百三十余年。
据说蒋宗瑛曾经著过《大洞玉经》一书,还校勘过《上清大洞真经》。这些成果的诞生,与他所居住和修行过的茅山玄洲精舍,想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3)

元仁宗延佑四年(1317年),茅山上清派的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不知在山中何处喜得一枚 “九老仙都君”玉印。可别小看这枚玉印,因为“九老仙都君”乃是道教中的重要尊神,在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列于第四左位中,与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陵,同为太清太上老君的辅臣,以他名号所制的玉印,历来为各道派所重视。道土们认为,凡盖有此印的奏章,就可以顺利通达道祖之手;凡人若佩有如此一方印文,登山可伏虎狼精怪,行船可保风雨顺济,关键时还能请来仙官吏兵!
提起“九老仙都君”玉印,我们会立即想起当年宋哲宗赐给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的那枚玉印,它是至今仍存于世的“茅山四宝”之一。不过对于茅山道士来说,此玉印虽贵为天子所赠,彼玉印却是上天所赐,乃可遇不可求的仙物,其价值更为重要。
这件事很快就让远在北京的元仁宗知道了,他甚至还特地让刘大彬从茅山送了来给自己观赏。不过他还算开明,并没有逼迫刘大彬将该玉印“贡献”给自己,而是做了个顺水人情,又下旨将此玉印“赐”给了设在茅山元符宫的上清宗坛,说是要“以传道统”。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刘大彬向朝廷请求“贞居”。所谓贞居,也就是隐居的意思。从《茅山志》中的“刘宗师请贞居”这六个字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出,刘大彬虽然早已是茅山上清派的掌门人,但一直身难由已,经常得奉诏在京都或某个钦定的宫观传道。好在元英宗并没有过多地刁难他,这才让他有了重回茅山“建外靖于紫轩仙人火解处”的机会。
《茅山志》中有关刘大彬“建外靖于紫轩仙人火解处”的这句话,也颇让人费解。何为“外靖”?我翻遍各种词典也找不到答案,只能又疑是作者、刻版者或转录者的笔误。我只能斗胆推测,刘大彬在茅山的玄洲精舍旁边,另建了一座幽静的宫观(“靖”在汉语中同“静”),或在其之周围添加了一堵外墙。
说到“火解”的紫轩仙人,其真名叫林大敷。林大敷,号紫轩,自称木通生,今之浙江温州人。茅山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云遊浙东时,林大敷偶然遇到了他,立即追随他来到茅山。也许是林大敷的道缘未至,直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茅山的第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才肯度他为徒。据说林大敷平素嗜酒,举止不羁,行步若飞,曾遍游过五岳诸名山。此后他在玄洲精舍旁筑了个只用茅草盖顶的“坛”,以为自己的居室或修道之处。
“坛”在这里,是高台或平台的意思。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二月十八日,六十一岁的林大敷忽然向所有的道友辞行,说是将要“东归”。众人以为他准备回浙江老家去了,也没太在意。次日,他端坐在茅龛之中焚香诵经之后,忽然大声喝道:“我去了!”玄洲精舍内守庵的道士吓了一跳,再看他时,他已坐在熊熊的火光之中,只听得经声不绝。不一会儿,“地无遗骨,空有祥云”。
这种死法,当代人可能称之为“自燃”,古人的道家却称之为“火解”,这可是一种升仙的特殊方式。
更奇的是,林大敷有个弟子名叫薛道民,在师父“火解”之后刚好从扬州回来。他说自己在瓜洲时还遇到过林大敷。显然,林大敷已经成了仙。此后,又有人好几次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他,薛道民甚至还收到过林大敷写给他的“灵书”,也就是仙书。
元代的著名诗人萨都刺在登临茅山时,真的看到了林大敷写给薛道民的那份仙书。他还应诸道士的请求,为之题诗一首:
“白日飞升凌紫烟,灵书犹许道民传。玄洲精舍无多地,夜夜火珠光烛天。”
在茅山玄洲精舍,曾经留有一面坐墙,据说那就是林大敷白日“火解”的地方。也许,林大彬的“建外靖于紫轩仙人火解处”,就是要将这面坐墙精心地保护起来?
陶弘景或桓法闿,为什么要将玄洲斋室(精舍)建在郁冈山?郁冈山具体在茅山的什么位置?我的好友易宏彬先生是当地人,据他介绍,郁冈山在三茅峰之北约一公里处,山之东侧有柏子洞(又名柏枝洞)、三官洞和老君洞,山之西侧有玉晨观,往东南翻过青龙山则是乾元观。
(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4)

经查《茅山志》我们可以获悉,茅山的郁冈的确是块风水宝地,因为早在陶弘景来茅山修道之前,真人李明就奉秦始皇之诏,在此附近埋过玉壁了;上清派的第三代宗师许谧,还曾在距此不远处修过道与炼过丹。况且那里还有十处“真仙古迹”和三个藏满神话传说的古洞!      
续刘大彬之后,自号“句曲外史”的上清派道士张雨又来到了玄洲精舍潜心修行。张雨曾师从茅山上清派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的弟子周大静,不仅学得道法极其精湛,还在玄洲精舍等处修成了元代著名的诗文家、词曲家和书画家!
张雨曾在其所著的《句曲外史集》之“玄洲倡和并序”中如此写道,自己所居住的玄洲精舍,左右多“真仙古迹”,如菌山、罗姑洞、霞架海,鹤台、玄洲精舍、桐华源、紫轩、火梡坛、隐居松、玉像龛等。他还与好友、书画大家赵孟俯对这十个景点“同赋小诗,以记其处”。至治二年(1322年),张雨又出资将这二十首五绝“书使刻石,以为山中故事”。可惜这二十块诗书俱佳的碑刻,实在难敌岁月的无情摧残,恐怕早已荡然无存了!
出于对周弘让的尊重,张雨没再肯为玄洲精舍赋诗,只是说,因为已有“梁周处士弘让题桓真人壁,不别撰”了。而赵孟俯为玄洲精舍题的诗则曰:“子有鸾鹤想,甘同麋鹿游。悬榻应待我,分我半玄洲。”此诗的意思是,你张雨已经有乘着鸾鹤成仙的想法了,还很乐意与麋鹿一道在山中闲游。请您像东汉时期的豫章太守陈蕃礼待名士徐稚那样,为我留一张床铺,让我也能和你一样在玄洲精舍修行吧!
张雨曾经多次往返于茅山。至治元年(1321年),他所居住的杭州开元宫被火烧了,次年,他再次回到茅山,同时担任了句容崇寿观及镇江崇禧观的主持。其时刘大彬还没回茅山隐居,张雨是居住在玄洲精舍,还是居住在别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刘大彬回到茅山后,会不会与张雨同住在玄洲精舍,我们也无法臆测。
我只能告诉您,尽管张雨成名甚早,但他在上清派的辈份,只是刘大彬的师弟,他有金钱、有条件、有能力为玄洲精舍刻石立碑,也有可能居住在玄洲精舍的某间侧室,但似还没有资历与刘大彬同为玄洲精舍的主人。
    有史料载,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张雨同时辞掉了句容崇寿观与镇江崇禧观主持的职务,经常与友人饮酒赋诗以自娱,“或焚香终日,坐密室,不以世事接目”。此时的刘大彬大约已不在人世了,这里所谓的“密室”,指的或正是玄洲精舍。
茅山的玄洲精舍因张雨的入住而大增其名,也因张雨的辞世而渐无声息。当我们翻阅到明之《弘治句容县志》时,它只剩下令人扼腕的“今废基存”这四个墨字了。
句容的地方志专家玩玉先生在网上对我说,他对茅山的玄洲精舍也很感兴趣,曾经特地去郁冈山寻找过张雨留在那里的石刻,但因当地山林茂密,荆棘丛生,无法深入,故一无所获,以致连玄洲精舍究竟在什么位置,也无从寻访出来。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句容人人皆知的笪重光先生,他老人家是清之顺治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曾任江西巡按,因弹劾朝廷权臣的爪牙而被罢官,晚年居于家乡的茅山学道。此人工书善画,才学非凡,他给自己取的号您也一定很熟悉:郁冈扫叶道人!
笪重光老先生既是句容通,更是茅山通,也只有他才比任何人更了解郁冈山在茅山道教史乃至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至于他为何谦称自己只是一名郁冈山中的扫叶道士,我不说能猜出来:因为他特别崇敬张雨,认为自己的才学,只配给张雨打打杂……
(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5)
      ——张伯雨与赵孟俯的《玄洲倡和》
古代文人喜欢赋诗填词相酬答,发声者是 “首倡”,应答者为“附和”,他们的作品合起来就叫作“倡和”。
在这里,“倡和”与“唱和”是同一个意思。
《玄洲倡和》系由二十首五绝组成,倡者为张伯雨,和者乃赵孟俯。梁时,陶弘景的嫡传弟子桓法闿曾在茅山的郁冈山中建过“玄洲精舍”,当地或因此而得“玄洲”之名。不过据宋代著名文人章樵在某首唐诗中注释道,汉语中的“玄洲”,也可当幽深的崖岸解。由此推断,那精舍或也建筑在某处断崖之上。
张伯雨在《玄洲倡和》的序言中说,玄洲的左右共有十处“真仙古迹”,它们分别是菌山、罗姑洞、霞架海、鹤台、桐华源、玄洲精舍、紫轩、火浣坛、隠居松和玉像龛。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张伯雨特地出资将《玄洲倡和》中的二十首小诗,刻成了诗书俱佳的石碑,竖在相应之处,以传之后世。
由于张伯雨和赵孟俯都是元代的诗文、书法和绘画大家,因此《玄洲倡和》在茅山乃至中国的道教史与文化史上,理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出版的《茅山志》在刊载《玄洲倡和》时,张伯雨才41岁,赵孟俯也刚过世二年。其时,不但茅山,就连整个中国,都还未来得及对他们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作出最精准的评价,当代著名的已故学者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一书中甚至认为:《茅山志》“实即张天雨所修,刘大彬窃取其名而已”。
无论陈国符的论断符不符合茅山道教的史实,构未构成对上清派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名誉权的“中伤”,都足以证明,尽管张伯雨在上清派中与刘大彬是平辈(他是上清派第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的徒孙),却并非茅山的“龙头老大”,身份与地位在当时的确有逊于自己的那位师兄(弟)。
张伯雨是《茅山志》的重要撰稿人,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定。可是他在《茅山志》中记载自己与赵孟俯《玄洲倡和》的同时,却偏偏“忘了”将玄洲那十处“真仙古迹”的出处逐一介绍。这应当是个普通的常识,他又为何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呢?我只能说,他当时还不是《茅山志》的“总编辑”,可能还没有实权让《玄洲倡和》在《茅山志》中占有更大的篇幅,于是在再三斟酌之后,只好“丢卒保车”了。
令张伯雨尴尬的恐怕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如今有着元代文人“冠冕”美誉的赵孟俯,在当时却饱受许多汉族知识分子的鄙薄!因为他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大家普遍认为他应该“保持气节”,至少要以南宋遗逸的身份终老山林,未料他后来竟出仕元朝,而且还“官居一品”!故其死后多年,“薄其人遂薄其书”者仍大有人在。
通过以上的历史背景可以猜测出,张天雨与赵孟俯在茅山的《玄洲倡和》,在当时来说,只是两个文朋诗友的私交,而非茅山上清派与赵孟俯的“官交”;张伯雨出资将《玄洲倡和》刻碑传世,也只是他的个人行为。   
《茅山志》的最重要撰稿者张伯雨,之所以未便将这十处“真仙古迹”的出处一一列出,看来确是力难从心。从赵孟俯和张伯雨的多首五绝中,我们也可隐约看出,尽管他比张伯雨年长29岁,在权势和地位上都远超于张伯雨,在书法上还曾是张伯雨的老师,但他对张雨却相当尊敬,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子有鸾鹤想,甘同麋鹿游。悬榻应待我,分我半玄洲”一诗了,这简直就是变相哀求张伯雨礼待自己,好让自己在玄洲多呆一些时日。要知道赵孟俯可是“官至一品”的朝廷“大佬 ”啊!
赵孟俯千里迢迢地从京城来到茅山,必不是为了旅游,而是想找张伯雨这位忘年交倾吐一下自己心中的块磊!可 “造”(相当于总撰稿人)《茅山志》的刘大彬,就没太买赵孟俯的账,至少在《茅山志》一书中没给足他的面子。
张伯雨生前可能坚信,将来定会有人根据《玄洲倡和》所罗列的十处“真仙古迹”,“按图索骥”,逐一考证,载入史册。可出乎他意料的是,他逝世后,由于多种原因,这十处“真仙古迹”不但没有扬名天下,反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政协句容市委员会组织的专题编写组,才把这20首《玄洲倡和》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出来,并编入了厚似青砖的《诗韵句容•历代名人咏句容》一书,不再让后人有遗珠之憾。至于有关部门何时能将玄洲的这十处“真仙古迹”开发成新的旅游景点,看来还有待长时间的布局。      
由于这两位前辈诗人的学识极为渊博,特别是张伯雨,在诗中应用了大量的典故,使得今人对直接阅读、迅速理解和完美欣赏《玄洲倡和》产生了相当的困难。可以说,真正能不查工具书就全读懂这20首五绝的人不多者不多也。当然,谁也想象不出,如今人迹罕至的郁冈山,当年曾经吸引过多少善男信女前往膜拜,又曾经吸引过多少的文人墨客赶去游览!
老实说,多年来我对《玄洲倡和》也一直敬而远之,直到最近,才硬着头皮花了好多时间,逐字逐句对照着多本工具书,将这20首诗“啃”出了一点味儿来。我还为它们加了必要的注释,并翻译成了白话文。只是由于水平实在有限,很难完整无误地翻译出作品中蕴藏的诗情画意,加之中国的汉字往往一字多意,我在理解时肯定难免张冠李戴,谬误百出。好在抛砖必能引玉,伏乞有关专家与学者一一指正!
(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6)
      ——张伯雨与赵孟俯的《玄洲倡和》

一、菌山
灵邱状三秀,紫云覆其颠。易我朝生质,阅彼大椿年。  (张伯雨)
注释:
灵邱——神奇的山丘。邱在此同“丘”。
三秀——灵芝的别名。因为其一年要开三次花,故又名“三秀”。
颠——同巅,即山顶。
朝生、大椿——朝生和大椿都是灌木木槿的别名,相传它极长寿,“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

译文:
神奇的菌山就像一株巨大的灵芝,紫色的祥云覆盖着它的头顶。真期望自己能从木槿那里换得长寿的本性,好看到菌山把一万六千岁也只当作一年。


结茅依菌山,焚香候芝盖。真灵幸悯我,冠佩时来会。 (赵孟俯)
注释:
结茅——建造简陋的房屋。
芝盖——车盖。因芝形如盖,故名。此处代指车子。
幸——希望。
冠佩——1、官吏。2、官员所戴的官帽与佩饰。3、古代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由于作者生前已“官居一品”,故在菌山焚香静候的不可能是某位俗人,此处应代指天上的某位仙女。
译文:
我依靠着菌山建造了简陋的房舍,焚香静候仙女乘车从天而降。希望茅山神灵能够怜悯我,让她也经常来和我相会。

说明:
据《真诰》载:“积金东凹独小山,是定录君喂言句曲支山,有名菌山。”“定录君”即中茅君茅固。在陶弘景所编定的《真灵位业图》中,中茅君被称为“句曲山真人定禄右禁师茅君”,因此菌山的“真仙古迹”必定与其有关。但何为“喂言”,百思难解,只得疑有字误。另据《弘治句容县志》载,菌山又名金菌山,因为“此山有金可采,入土不过一二尺耳”。


二、罗姑洞
九疑得道女,受事易迁家。诗赠金条脱,人逢蕚绿华。 (张伯雨)
注释:
九疑——即湖南的九嶷山。
条脱——古代女子的臂饰,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以便紧松。
易迁——易迁宫。据史料载,茅山旧有三宫五府,即易迁宫、含真宫、萧闲宫,太元府、定录府、保命府、童初府、灵虚府。其中太元府、定录府、保命府归三茅真君治理,童初府、灵虚府为修行得道的男真所居,易迁宫与含真宫则为得道的女子所居。罗姑在茅山一直倍受上清派的推崇,并被尊为易迁宫仙人。
译文:
九嶷山的一位女子得道之后,受命居住在茅山的易迁宫里。她非常喜欢几百年后来到山中修道的某位英俊少年,不但赠诗给他,还送给他编入金子与美玉的臂饰。那位少年遇到的仙女,名字就叫萼绿华。



苍梧眇天末,闻有绿毛仙。却遇华阳路,人问九百年。 (赵孟俯)
注释:
苍梧——山名。苍梧山即湖南的九嶷山。
眇——同“渺”。此处为高、远之意。
天末——天边。
九百年——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四记载,萼绿华在赠给羊权仙药时,自称已经九百岁了。
华阳——此处指茅山。
路——此处可当“种类”解,似代指仙女罗郁。
译文:
九嶷山远在浩渺无际的天边,听说那里住着已经全身长满了绿毛的老神仙。有人在茅山遇到一位来自那里的仙女,她在答问时也说自己已有九百岁了
说明:
罗姑即传说中曾在湖南九嶷山学道的女子罗郁。罗郁又名萼绿华,相传她得道升仙后,曾于晋穆帝时私降于茅山的羊权家,自此每月下凡六次,并赠给羊权诗作及金玉条脱等。她叮嘱羊权不要将这段私情泄露出去,不然彼此都会获罪。另据说萼绿华还曾经秘赠羊权升仙的丹药。
至于羊权其人,一说是茅山上清派第二代宗师杨曦,另一说是茅山上清派的第四代宗师许翙。


三、 霞架海
日芒界金色,虹梁饮凤阿。直把天孙袂,乌鹊讵填河。(张伯雨)
注释:
芒——垂下。
虹梁——拱桥。
凤阿——凤凰阿的简称。凤凰阿,郁冈山中的一个地名。 
天孙——织女星的别称,此处代指织女。
袂——衣袖。
讵——岂能。

译文:
太阳在天上垂下金色的光芒,一架拱桥如条长龙,正低头饮着凤凰阿的清泉水。我忽然想到:牛郎当年应该死死抓紧织女的衣袖不放她走,岂能相信每年七夕喜鹊们会填满天河让他当桥而过的传说?


众水会一壑,天近发霞光。晨兴新沐竟,晞发向朝阳。 (赵孟俯)
注释:
晨兴——早起。
新沐——洗过头发。
晞发——晒干头发,常指修行者高洁脱俗的行为。

译文:
多条山泉汇合于一道深深的沟壑,天色已接近朝霞出来的时分了。我像山中的修道者那样,赶紧起来洗干净自己的头发,好让早上的太阳将它晒干。
说明:
霞架海的地名极富诗情画意,可惜我们已经无法知道那里有过怎样的神话传说了。从张伯雨的这首诗来看,它似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关;但从赵孟俯的诗中去猜,它又似乎与某位在此修行过的高道有关。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7)
      ——张伯雨与赵孟俯的《玄洲倡和》

四、鹤台
静夜飒灵风,神君语帐中。至今双白鹄,时下五云峰。(张伯雨)
注释:
鹤台——据明代文人李日华所著的《六研斋笔记》载,茅山曾建有金陵馆和宗阳馆,馆主分别是浙江嘉兴籍的殳遵祖和张元之。其中张元之还在菌山涧上筑室以居,此后不时有白鹤飞来栖息,此地遂被命名为“鹤台”。
飒——飘落。
灵风——修道者或神灵的风范。此处代指后面的某神君。
鹄——天鹅,此处代指白鹤。
五云峰——位于茅山,在今之句容市与金坛市之间。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茅山道士在五云峰下建起一座道观,并被仁宗皇帝赵祯(?)赐一匾额,名曰“五云观”。此观曾为茅山重要古迹之一,后来被废。
译文:
寂静的夜空飘落风度翩翩的仙影,那是某神君来到茅山的一处帷帐中与情人私语。至今你还可以见到一对白鹤,不时飞落五云峰来接某神君上天去。

上有白鹤翔,下有幽人居。幽人道当成,白鹤来不虚。 (赵孟俯)
注释:
幽人——幽隐于山林的人。
译文:
鹤台的上空不时有白鹤在飞翔,鹤台的下面居住着一位幽隐山林的人。看来那位修炼者已经得道成仙了,否则白鹤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飞来。
说明:
鹤台的“真仙古迹”或与在此居住过的宗阳馆主、隐士张元之有关。张元之的具体事迹已无从查考。


五、桐华源
华林清散景,丹水碧凝脂。落叶秋无数,玄都懒寄诗。  (张伯雨)
注释:
桐华源——古代时“华”字与“花”字通用,故桐华源也可视为桐花源。
丹水——红色的水。《淮南》一书认为,这种水出自我国的第一神山昆仑山。本诗中的“丹水”,既可理解为茅山桐华源的水是来自昆仑山的仙水,也可理解为桐华源的水被阳光照得彤红。
玄都——神话传说中的无上仙境,全名“玄都紫府”,乃是太上老君所居之地。
译文:
寂静而又繁茂的森林里散布着多种景致,红色的溪水中,青绿色的石头如同一块块凝固的油脂。秋天到了,无数片树叶纷纷飘落。那可不是普通的落叶啊,而是神仙偷懒,从天上的仙境玄都紫府里寄给人间的一首首诗作。


伊谁植斯桐,萋萋满幽谷。鸣凤久不闻,何当一来宿。 (赵孟俯)
注释:
伊——在此处是助词。
何当——什么时候。
译文:
是谁在这里种植了那么多的梧桐树?它们长得很茂盛,布满了幽深的山谷。我已很久没听到凤凰的鸣叫了,什么时候能来这里住上一夜,再听一次梧桐林招来它们的叫声?
说明:
赵孟俯在这里巧妙地引用了“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的谚语,不过他所说的许多时候没听到的“凤”鸣,在这里应当代指雄性山鸡的啼鸣。


六、玄洲精舍
李基遗故鼎,赵啸絶风云。悠悠千载下,更复属夫君。  (张伯雨)
译文:
秦代的真人李明升天之前,曾经在玄洲精舍的房基旁留下过一些炼丹用的炉灶;华阳洞天的神仙、保命丞赵威伯,曾经在这里发出过声遏行云的长啸。他们都是很有声望的人,即便千年之后,怕也不会有谁能超越这两位君子了。  
注释:
李基——李,指秦代的真人李明。基,指房基、地基。据《真诰·卷十三》载,“定録君(二茅君)曰:‘雷平山东北有山,俗人呼为大横山,其实名郁冈山也。”《名山记》则云:郁冈山“下有泉水,昔李明于此下合神丹而升玄洲,水边今犹有处所。”另外,《华阳陶隐居内传》也有注释:“昔李明于此下合九鼎丹,以升玄洲,发掘基址,屡得破瓦器,乃其旧用。”
故鼎——故,旧的。鼎,在此处指炼丹的药锅或炉灶。
赵啸——赵,指神仙赵威伯。啸,指的是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在此处可当口技解。据《真诰·卷十三》载,茅山的仙府里共有四位保命丞,其中一位名叫赵威伯。他曾受过名师指点,“善啸,啸如百鸟杂鸣,或如风激众林,或如伐鼓之音······时在天市坛上,奋然北向,长啸呼风。须臾,云翔其上,冲气动林,或冥雾飚合,或零雨其蒙也。”
说明:
这首诗我一直很难精准地翻译成白话文。首先,《茅山志》在卷之十五中,认定它是梁代处士周弘让的诗作,而在卷之三十一中,又将此诗认定系元代道家张伯雨所撰。周弘让与张伯雨之间,相距八百余年,如果连作者都无法界定,此诗便不易解释清楚。
其次,第一、二句中的“李基”和“赵啸”,究竟是指两个人名,还是指“李氏”与“赵氏”曾经在当地各干下过一件奇特的大事?由于这四个字极难定性,全诗无论怎样解释,都会存在歧义。
第三,诗中的“夫君”二字,既可拆开单用,也可合成词组。如若拆开,“夫”则成了“这个人”或“那个人”;如若并用,在古代汉语中则可作“朋友”、“友人”理解。
我在《郁冈山中的玄洲精舍》一文中,曾经把此诗的作者当作了周弘让,因而这样破译:“在当地留下古鼎的李某和会在山中吟诗啸歌的赵某,虽然都是很有名望的人物,但他们很难超越桓法闿。即便千年之后,怕也不会有谁具备这个学识。”
我的好友三城一生在看到此文后,特地告诉我,诗中的“李”,指的是李明,“赵”,则指的是赵威伯。他还精确地提供了这两个典故的出处,使我茅塞顿开。于是我也认定此诗的作者并非张伯雨,而是周弘让。否则 《茅山志》的《玄洲倡和》中,在这首诗的下面便不会出现“梁周处士弘让题桓真人壁,不别撰”等文字了。而这些文字恰是张伯雨出于对周弘让的敬重,特地写入志中的!


子有鸾鹤想,甘同麋鹿游。悬榻应待我,分我半玄洲。 (赵孟俯)
注释:
鸾鹤——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鸾鹤指的是仙人所骑的禽鸟。
悬榻——比喻为礼待贤士。据说东汉时的名臣陈蕃在郡内任职时,从来不肯接待宾客,只有高士徐稺来访时,他才肯放下一张特地为徐稺准备的床,留他歇息。徐稺一走,那张床就又被他悬挂起来了。
译文:
你张伯雨已经有乘着鸾鹤成仙的想法了,还看破红尘,甘愿与麋鹿一道在山中闲游,让这我好生羡慕啊。请您像东汉时期豫章太守陈蕃礼待名士徐稺那样,为我留一张床铺,让我也能陪你在玄洲精舍修行吧!


(未完待续)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话说茅山郁冈的古“玄洲精舍”(7)
      ——张伯雨与赵孟俯的《玄洲倡和》

七、紫轩


玄窗太霞气,赤书洞古文。借问轩中主,莫是紫阳君?  (张伯雨)
注释:
玄窗——黑色的窗框。
太——很、极。
洞——照彻。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也可当书斋解。
紫阳君——此处的“紫阳君”,不知是指“紫阳真君”还是指“紫阳真人”。紫阳真君是民间传说中的蜀中八仙之一,人称“李八百”,因其在世上活了八百岁或日行八百里而得名。道教史料中记载的紫阳真人则有二个,一为张伯端,一为周义山。张伯端(984—1082)是中国道教南宗的始祖,曾当过充军的罪犯,一生充满传奇;周义山则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七世孙,在修道十一年后乘云驾龙,白日飞升。 
译文:
黑色的窗框外又出现了很亮的云霞,照彻了室内红笔注释的古文。请问这小屋子内的主人,你像不像已经生活在仙境里的紫阳君啊?

林君已仙去,紫轩名尚存。丹光时或现,药鼎夜常温。(赵孟俯)
注释:
林君——即《茅山志》中“火解”的“紫轩仙人”林大敷。林大敷,号紫轩,自称木通生,今之浙江温州人,茅山第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的弟子。他曾在玄洲精舍旁筑坛而居,并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二月十九日端坐在茅龛中,以焚香诵经助自己在熊熊的神火中“火解”升仙。
丹光——炼丹的火光。
药鼎——此处指道家炼丹专用的锅灶。
译文:
茅山道士林大敷早已经登仙而去,可是他的“紫轩”之名还一直留在此地。他曾经炼丹的火光还会不时出现,他炼丹专用的锅灶每到入夜也会变得温热。
说明:
从赵孟俯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出,紫轩并非是一座紫色的建筑,而是号为紫轩的林大敷曾经的修真之地,此地也因他而得名,并保存了他“火解”前留下的炼丹的锅灶。另从张伯雨的诗中我们也可读出,林大敷“火解”后,当地的确建起了一座专门纪念他的小屋子。因为据《茅山志》说,林大敷在得道前是以设在露天的“坛”(高台或平台)为居室的。

八、火浣坛
真火本无候,真人自出现。问扫劫灰余,几见红莲变。(张伯雨)
注释:
真火——道教徒通过修炼内丹而获得的体内神火,也可理解为成仙的法术。
真人——天尊的别称,即得道成仙的人。此处专指林大敷。
劫灰——劫火的余灰。
红莲——佛教中的某种地狱,一说罪人会因里面奇寒而全身变红,一说里面奇热墙壁尽赤。
译文:
道家通过修炼内丹而获得神奇法术是没有具体时间的,功夫到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仙。请问已经在此升仙的林大敷先生:当您打扫被劫火烧成灰烬的人间时,见过几次人间已变成红色地狱?  


真阳以解形,四大何足斩。口口于为薪,火传不知尽。 (赵孟俯)
注释:
真阳——又称“肾阳”或“元阳”,中医认为它寓于命门之中﹐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此处可作身体解。
解形——尸解。道家所谓的尸解即成仙。
四大——佛教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体皆由“地、水、火、风”而组成,是为“四大”;道教则认为,“道、天、地、人”可称“四大”。此处可当世间的一切解。
口口于为薪——网上现存的多种版本的《茅山志》中,以下三首的第三句都只有三个字,疑有疏漏。“口口”二字系我所加。因为诗人之间的“倡和”,在用字甚至用韵上都得相符,不可能张伯雨连写了十首五绝,赵孟俯只和了他七首五绝,另外再和他三首小词。我在网上不同版本的《句曲外史集》中,也找到了此句应为“指穷于为薪”。此语出自《庄子》:“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指穷于为薪”的意思是,蜡烛与柴薪燃烧的时间是有限的。 
译文:
林大敷先生的身体已经尸解了,通过这种方式成仙的人,又何须用刀来斩断自己与世间的一切联系?蜡烛与柴薪燃烧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火的传续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
说明:
火浣坛是元代茅山道士林大敷的“火解”之处,他曾因坐在神火中自焚而成仙。


九、隠居松
露坛栖妙荫,仙籟降灵芬。何时三易帔,重拂两梢云。  (张伯雨)
注释:
露坛——祭祀用的高台。
仙籁——仙乐。
灵芬——芳草。
帔——古人披在肩被上的服饰,此处似代指松枝。
译文:
祭祀用的高台被巧妙地建在苍松下的阴凉之处,悦耳的仙乐徐徐降临在芳草之上。苍松你什么时候能抖动几下自己的松枝,好不断拂拭掉树梢两边的云雾。

真人在山日,所至树以松。口口千载下,遗子以清风。(赵孟俯)
注释:
真人——通过修炼真成仙的道家。此处专指茅山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
口口千载下——网上的《茅山志》中,此诗并无“口口”二字,可能系漏刻。而在张伯雨某一版本的《句曲外史集》中,此句为“当知千载下”。
译文:
真人陶弘景在茅山的时候,其足迹所到之处,很喜欢把林中的杂木伐掉,换栽成小松树。要知道过了千年之后,这些小松树已经会长大,它们在发出松涛之声的同时,也会送给你一阵又一阵的清风。
说明:
道教上清派的第九代宗师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生平最爱听松涛之声。此处的某棵松树或某片松林乃是他亲手所植,故名隐居松。


十、玉像龛
瑞仪温比玉,宝帔曲流光。稽首大司命,料理住金乡。 (张伯雨)
注释:
龛——供奉神佛的小阁子。
仪——礼物。
流光——光彩闪烁。
稽首——汉族人最隆重的一种跪拜大礼。
大司命——指茅山上清派的祖师大茅真君茅盈,他得道后被封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
译文:
大茅真君的玉像是吉祥的礼物,您看那置放神龛的石桌与岩壁,其色泽也温柔得和美玉一样。玉像所披的珍贵的外套,连曲折的皱处都闪烁着光彩。我虔诚地向玉像行跪拜大礼,并将尽力照料好他,让他把所居住过的茅山,当成自己尊贵的家乡。

我有紫虚像,白玉雕琢成。口口华阳天,万年蕲降灵。 (赵孟俯)
注释:
紫虚——乃是紫虚元君魏华存夫人。她是晋时之人,因虔诚修道,终于晋成帝咸和(326-335年)九年(334年)在诸真人的帮助下抚剑化形而去,升仙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此后她多次降仙茅山,并传法于琅琊王舍人杨羲,授以《上清经》。茅山上清派尊其为本派的第一代宗师。
口口华阳天——《茅山志》中并无“口口”二字,某版本的《句曲外史集》中,有“供(贡)之华阳天”之句。华阳天在此处既可代指茅山,也可代指玉像龛所在之地。
蕲——在古代汉语中,蕲同祈。
译文:
我有一尊紫虚元君魏华存夫人的神像,它也是用白玉雕琢而成的。我已将它供奉在茅山了,祈求紫虚夫人千年万载不断降临这一福地,为信士们显灵降福。
说明: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读出,当年玄洲的玉像龛里供奉的是大茅真君茅盈的玉像,而赵孟俯出于对上清派朋友张伯雨和茅山道士们的尊重,特地将自己所珍藏的紫虚元君的玉像带来茅山,进行供奉。
(完)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5-9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