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89|回复: 1

[句容杂谈] 镇江文化 | 宝华山隆昌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7 08: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王礼刚

宝华山,三十六座山峰拱卫,山势崛起而中凹,隆昌寺坐落在山峰中。三十六座山峰,形似三十六片莲花瓣,寺若莲房端坐其中,形若莲花,故有华山之称,俗呼花山。南朝梁代高僧宝志登山结庵,讲经传教,为彰其开山之功,遂改名宝华山。

隆昌寺高僧

宝华山隆昌寺香火之兴旺,离不开宝志和尚开山之功。《宝华山志》记叙:宝志和尚出生宝华山北东阳镇,民人朱氏妇闻古木鹰巢中儿啼,梯树得之,举为子,面方莹徹如镜,手足皆鸟爪。七岁依钟山法俭出家,修习禅观。坐必逾旬,久之,行止无定,好“披发跣行街巷”,或“索酒肴或累日不食无饥色”“先言后验,异迹种种”。能“一刻之中,分身三处”“祷雨雨沛,唾鱼鱼活”。宝志和尚为释门名僧。

时值齐武帝施行暴政,众生苦痛,宝志为匡正时弊,巧施智谋,运用世间因果哲理,使齐武帝尤敬典礼,“永废锥刀”酷刑。

《释教会考》记载:宝志心志通达,以佛教宗旨,诱导梁武帝净心修习,皈依佛门,向善归仁,普渡众生,百姓平安。被尊为“帝师”。

金山寺大雄宝殿上的六个窗雕,“金山御制梁皇宝忏”故事,说南梁武帝的皇后郗氏死后变为毒蛇,不能饮食也没有窟穴居住,哀求梁武帝为她超度。梁武帝为超度郗娘娘脱离苦海,由此,在金山举办了水陆大法会。金山也成了当时佛教最大的水陆法会第一道场。《宝华山志》卷五记载:“……武帝梦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大苦恼,何不为作水陆大斋而救拔之。”由此,宝志和尚也被尊为水陆道场的首位大德。

梁天监元年(502年),宝志年近花甲,到宝华山结庵,集僧讲经传教。清时在南京大报恩寺塔中发现一只铁匣子,匣内藏有《宝志说戒图》,坛高三阶,宝志踞上座。天监十三年(514年),宝志圆寂,葬南京紫金山独龙阜,明迁灵谷寺。宋太宗谥为“宝公”,赐号“道林真觉”。大诗人李白尊宝志为“独行绝侣”。

民国初年,蒋瑞藻在《小说考证》一书中认为,后人根据宝志和尚事迹,不断夸张、虚构,塑造出了“济公”。1985年12月29日的《羊城晚报》载文称:“济公和尚的原型,是六朝时期的高僧宝志。”

普照和尚断臂祭虎,结庵振兴,亦是宝华山大德名僧。宝志和尚圆寂后,山庵逐渐冷落,狼虎巢结,杳无僧众。明嘉靖年间,僧普照慕名来宝华山访踪寻址,仿效宝志再度结庵。《宝华山志》记载:“普照乃断其臂以祭虎,世人深感其诚,纷来膜拜”。宝华山再度振兴。后经明律、妙峰诸大师嗣续,声誉益望。

护国圣化隆昌寺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妙峰禅师得明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资助,于庵内造铜殿一座,无梁殿两座,神宗赐额“护国圣化隆昌寺”。铜殿、无梁殿自妙峰和尚始,成为隆昌寺古建筑物质文化遗产。

明崇祯年间,南山宗律祖僧三昧(寂光)定居隆昌寺后,大修寺宇,设戒坛,改建山门,结“千华社”,宏扬戒律,兴建殿、楼、堂、台、庵、院等不下千间(俗称九百九十九间半),招来四方僧众,日供万人食宿,自此名声大振,播扬海内,故三昧被尊称为千华第一代祖(席)。

见月和尚被称为千华第二代祖。见月和尚慕三昧之名,来到隆昌寺,师从三昧,勤修苦练,大胆讲经析义,博得僧众叹服。继席后,以十誓励众,共同遵行。重建大殿群楼,改建戒坛(木改石),依律传戒,结界安居,成为最有影响的佛教律宗传戒道场,至此,宝华山被尊为律宗第一山。

隆昌寺古建筑

隆昌寺为一古建筑群,砖木结构,设计独特,山门朝北,别具一格。铜殿,在隆昌寺内大雄宝殿右上方,明万历三十三年,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捐金两千,以励其成。铜殿外形如楼阁式,结构精巧,雕刻细腻。铜殿高7.67米,阔5米,深4.5米。梁、栋、栌、橱、窗、瓦、屏、楹,均为铸铜筑之,后壁嵌长约1米、宽约0.3米铜一方,故名铜殿。铜殿供观音大士于殿中,四壁刻画有如来诸菩萨,及帝、释、天、人像。殿前丹墀石栏围护,有石阶上下。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帝为铜殿题写匾额“莲界云香”。乾隆十六年,乾隆帝题匾“宝纲常新”。

隆昌寺铜殿普贤殿图

无梁殿,殿为两座,分立于铜殿左右,建筑形制相同。无梁殿为单檐歇山顶,两层各三间为楼阁式。长7.6米,宽5.6米。《宝华山志》记载,其高为三丈二寸,与铜殿同时建造。砖石结构,无梁无柱,不用寸木。外形仿木质结构,内部纯系砖垒拱券,殿堂砖雕,成拱券形,以砖券代替横梁,内部较简单。除券洞外,前后檐墙,两山墙砌法均较精致,出檐短,起翘低。殿的内楼砌石阶梯各十七级,宽0.6米,仅能容一人上下。下层有一门二窗,皆呈圆拱形,门窗头上雕刻云纹和二龙戏珠等。上层与下层同,门的两边各有一长方形的窗,内为毬文格眼,以砖制成。

宝华山戒公池,乃神池,位于隆昌寺前,大旱不涸,久雨不盈,是寺院的主要水源。池中有一怪石突出水面,形似象鼻,故名象鼻石。传说它能随池水长缩,水盈则长,水落则缩。《宝华山志》记曰:戒公者,潭龙与江神,感三昧律祖戒德,特来护戒,神号慈彰、私威。三昧律祖以戒公呼之,潭龙、江神遂潜入枯涧之隙,流痕渐深,潴而成池,谓戒公池。李京《山记》云:“寺门石池伏流地中,朱鱼成群,投食争啖。坐观林木翳然,有濠濮间想。今缭亦短垣,日饮戒子千余指。”李京描述的戒公池,闲适脱俗了人的思绪。戒公池的水,每天至少要有一百多人饮用。王概描述戒公池诗曰:“朱鱼唼呷缘沈沈,池面松花卷夕阴。客未到门先见影,僧因洗钵就观心。四时不竭通江脉,三伏犹寒瞰水禽。茗粥备来兼澣濯,直将万指供禅林。”

《隆昌寺》铭曰:乃有宝华,圣僧所营。众山环合,卫基如城。千岩云气,万壑钟声。式隆且昌,懋实鸿名。(今日镇江)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7 14: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众山环合,卫基如城。千岩云气,万壑钟声。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5-4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