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0|回复: 1

[句容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档案再次捐赠句容市档案馆!【2021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4 16: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档案再次捐赠句容市档案馆!

凤凰网江苏
2021年10月18日 10:33:27 来自江苏
0人参与0评论


受父亲句容籍105岁中国科学院院士、造船专家杨槱委托,10月 10日,杨思远、杨世进兄妹再赴句容将新整理出的一批杨槱院士档案捐赠市档案馆,这是继今年5月来馆捐赠档案后的第二次捐赠。


619837BE851A565611C162DBA715A327E5B4E089_size113_w1080_h810.jpg
此次共捐赠了杨槱院士主编书籍、论文、题词、照片等档案14件,时间跨度1964年到2012年。目前馆藏杨槱院士各类档案252件,全部规范整理并已数字化处理。双方还就今后如何开发利用好院士档案深入交换了意见。
3559E44A7B95976683CDA14FBC6C24E7C98B6190_size61_w1080_h1014.jpg

32D33719EACBE3F260C93C73734F998822C2BA72_size106_w1080_h764.jpg
397B59126B5B024C04BF913BCDE3ACF46892D9F2_size69_w1080_h508.jpg


档案馆负责人表示,在杨槱院士105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的这次捐赠特别有意义,拟适当时侯在句容推出“杨槱院士档案展”,展陈杨槱院士在中国船舶事业征途上砥砺前行的百岁“船奇”,让科学家精神在家乡弘扬光大。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6: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新中国首位船舶院士——杨槱院士的百岁传奇 | 曾监造美航母长达一年
2017-12-18 23:43
上海交通大学不少老前辈以高寿著称。就在2017年10月17日,一位老前辈迎来了百岁生日,他就是新中国船舶行业的首位院士、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的开拓者、船舶帆船史的奠基人——杨槱。



迎来百岁寿辰的杨槱院士

槱(you,第三声)者,积累薪柴、熏陶烧作也。对新中国的舰船事业而言,杨槱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发光发热、照亮后学的老前辈。

1917年10月17日,祖籍江苏句容的杨槱诞生在正值风暴中的北京:国际上大战正酣,俄国即将爆发“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十月革命;国内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不息,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不久之后,年幼的杨槱随家人南迁广州。

广州商旅辐辏、帆桨云集,珠三角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船舶工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这给少年杨槱带来了对船舶的最初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列强军舰横行、国人挣扎度日,这更让青年杨槱坚定了“学造我们自己的大船”的想法:高中二年级时,杨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篇论文——《广东造船简史》。1935年的秋天,完成高中学业的杨槱远渡重洋,来到了当时全世界造船业最发达的英国,进入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求学深造。



杨槱在格拉斯哥大学求学时的笔记。封面上是该校校徽,环绕校徽的拉丁文格言VIA VERITAS VITA意为“方法 真理 生命”。杨槱的人生经历无疑是对这三个词的极佳诠释。

1940年3月,杨槱以优异的成绩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正被纳粹德国海军破交战搞得焦头烂额的英国急需大批造船人才,杨槱收到了不少单位的邀请。然而,杨槱却毅然决定回到正值抗战中最艰难时刻的中国、来到重庆,在当时内地的最大造船厂——民生机器厂担任副工程师,同时在同济大学、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内迁)等校任教。1943年5月,重庆商船专科学校由交通大学接办,在新中国舰船事业中留下了许多个光辉名字的交大造船系从此诞生,杨槱被聘为副教授、次年被提升为教授。1944年11月,杨槱应邀赴美国学习考察造船业情况,并在费城海军船厂监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等舰船长达一年之久,掌握了美国造船业的第一手情报。



费城海军造船厂曾经的盛况。该船厂在冷战结束后被裁撤,如今这里是绿地公园和商业机构办公区。

杨槱回国后,正值抗战胜利、中国航运业亟待补充新船之时,中国造船协会估算将会有百万吨的运力需求、向国民党政府建言献策在国内修复和新建一批现代化大中型造船厂。杨槱又担任了海军江南造船所工程师、海军青岛造船所工务课长、上海海军机械学校教务组长等职务,本可大展拳脚、一展才华。然而,美国大肆倾销战后剩余物资、连卖带送地向中国市场倾销旧船,国民党政府恪守买办本色、开怀笑纳,中国造船业非但没能迎来预期中的高速发展,反而萎靡不振、日益畸形,转为以修船、拆船为主,到解放前新造船不足万吨、拆船却超过20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气象一新,杨槱也迎来了事业的新时期,历任同济大学教授和造船系主任、大连造船厂委员会工务处长、中苏造船公司副总工程师、渤海造船厂筹备处工程师、大连工学院教授和造船系主任等职务。1955年,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并入交通大学造船系,杨槱又回到了交通大学工作,从此扎根上海,在学术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开创性成果:

1959~1960年,杨槱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队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此后在该领域深耕久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船舶稳性的研究。

1970年代初,杨槱开始接触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年近60岁的他克服重重困难,学习算法语言,并自编船舶主尺度分析程序、船体型线设计和船舶性能计算程序,开辟了我国船舶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新天地。(这里插句题外话:不但交大造船系在1970年代开始搞编程辅助设计,同济土木系也在这个时期开始编程搞有限元计算。所以说条条大路通IT,编程学得越早越好。当然学编程永远也不嫌晚,你看杨老前辈都快60岁了的时候还学编程!)

1980年代,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如何提高造船业的经济效益成了业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1980年,杨槱又带队編写了《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一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等工具研究航运系统中的船型分析和船队组成等问题,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内同行专家评为国内首创。

…… …… ……

1981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评选名单揭晓,在造船业界有一人被增选为学部委员,他就是杨槱。他也是我国在造船领域评选出的首位院士。

除了精研学术,杨槱院士更不忘教书育人的教职工作,亲自讲授造船原理、造船设计、船舶静力学等课程,传授国际前沿知识、开拓学生视野;自编多部教材,如《船舶工程辞典》《英汉船舶科技词汇》《中国造船发展简史》《船舶概论》《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船舶静力学》《散货船设计》等等。大半个世纪以来,他培养的学生在我国各大科研院所、造船厂、学校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成为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有的也成为了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中国第一艘海洋石油钻探船设计师曾恒一……



2017年10月1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的杨槱先生育人思想及学术成就研讨会暨《扬帆沧海杨槱传》新书发布会现场,杨槱院士和他的学生们共切百岁生日蛋糕。

正是因为有了杨槱院士和他的学生们以及千千万万造船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我国舰船事业和海洋事业才日新月异、乘风破浪:从解放前夕的年造船不足万吨,增长至1970年代的近百万吨,再到如今的数千万吨;从维修驱逐舰都要去日本,到新中国自行研制万吨轮和导弹驱逐舰,再到航空母舰、大型驱逐舰、核潜艇、豪华邮轮、大型LNG船、油气平台、深潜器等无所不能……



杨槱,1917年出生,1940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002年授予荣誉工学博士学位。

1954-1955年,任大连理工大学造船系第一任系主任,船舶设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持并参加设计《瀛州》号巡逻艇、15000吨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等多型船舶。主持并领导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海船稳性规范》,推动了我国船舶稳定性的研究工作。

从1963年起,指导研究生对被动式减摇水仓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研究的结果被设计、研究单位广泛采用。

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水运与海洋工程系统的技术与经济论证方面的研究,促进了这门科学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发起研制海洋货船设计计算机集成系统,主持编制的《主要尺度分析程序》与《型线设计程序》等已编入该系统,对我国造船科学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8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5-7 1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