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19|回复: 0

茅山镇:“一地多用”探索增收新“稻”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1 08: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棚育苗 机器插秧 稻鸭共作

茅山镇:“一地多用”探索增收新“稻”路



03b5edfff6d4eb9bf91637f4298f76d5.jpg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关键期。近日,在茅山镇东霞村高标准农田,农机手驾驶插秧机来回作业,一株株翠绿的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进田里,为稻田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装”。今年,该村依托机械化作业加快育苗、栽插进程,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东霞村水稻种植面积约220亩,以种植“南粳46”为主。从昔日传统人工插秧到如今机械化作业,告别了过去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为抢抓有利时节,该村使用2台机器同时作业,3到4天就能完成,全力推进插秧进度。

乡村要发展,产业必振兴。近年来,东霞村以责任田入股、土地分红及二次分红的模式,创新成立茅山镇东霞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册“句曲东霞”品牌,联合戴庄稻米合作联社,借力“订单农业”“直播带货”等方式开拓销路,让土特产插上品牌翅膀飞向全国。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43.5万元。

作为以稻米为主产业的乡村,要有好收成,育秧是关键的第一棒。为此,今年该村投入35万元建立了4座高架大棚作为育秧点,引入集中育秧技术科学管理,进一步提升秧苗质量,将育秧周期缩短了5天左右,同时还服务周边村民秧苗需求。

绿色融合,让稻米产业链长出“黄金附加值”。据悉,目前4亩大棚的年育秧量可供300亩稻田,仅卖秧苗预计可使村集体年增收2万到3万元。茅山镇东霞村党总支书记林建中介绍:待水稻活棵后,还将投放1800只麻鸭,用于稻田生态循环。鸭子吃草,能减少人工除草成本,粪便能够作为水稻的肥料。稻子成熟后,鸭子还能卖到市场,为集体增加经济收入。

明庭舒 李 凌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1-3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