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9|回复: 2

[八面来风] 1983年区划定局:镇江选句容,41年后句容GDP远落金坛,产业受限成困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83年区划定局:镇江选句容,41年后句容GDP远落金坛,产业受限成困局
1983年苏南区域划分那笔账,到现在还让不少人讨论。当时镇江在句容和金坛之间做了选择,最终把靠近南京的句容划进版图,而金坛归了常州。谁能想到,41年后两地发展差出一大截:2024年句容GDP815.04亿元,人均12.3万元在苏南垫底;金坛GDP却飙到1402.54亿元,人均23.6万元是句容近两倍,十年间GDP还翻了2.7倍。更关键的是,金坛靠新能源产业站稳脚跟,句容却因只剩4.3公里沿江岸线,发展处处受限。
当年镇江选句容,大概率是觉得挨着南京这棵“大树”能好乘凉。毕竟南京是省会,听着就比常州有分量,工作人员拿着地图比划时,说不定还觉得这步棋走得妙。可谁能料到,南京后来把大部分沿江岸线划走,句容想搞点临港经济都没辙,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反观金坛,跟常州凑一块后,40分钟车程的距离让产业对接特别顺。常州大力推新能源和新基建,还拉来中德创新产业园,70多家德国企业扎进去,23亿欧元投资砸下去,光年产值就拉动近800亿元,金坛这日子过得,跟坐火箭似的。
网上有人说:“镇江选句容没毛病,靠近省会总比靠常州强,只是没抓住机会而已。”这话听着就气人!什么叫没抓住机会?句容就4.3公里岸线,连个像样的码头都建不起来,想搞物流、搞重工业都没条件,南京也没想着拉一把,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难道靠喊口号就能发展起来?
再看另一位网友说的:“选城市得看产业潜力,金坛的新能源就是明牌,镇江当初只看名气不看实力,才走了弯路。”这话太在理了!选合作伙伴哪能只看名头?得看能不能一起干实事。金坛就是靠着常州的产业扶持,把新能源做成了王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比空守着“靠近省会”的名头强一百倍。
当年划分时还有个小细节,听说镇江一开始盯着的是丹阳、扬中和丹徒,后来才临时决定争取句容。当时可能觉得句容离南京近,以后能沾点省会的光,可没人仔细算过岸线的账。等后来句容想发展沿江经济,才发现大部分岸线都归了南京,自己手里那点根本不够用。
而金坛那边,常州早就规划好了产业布局,先是修通了到常州的快速路,40分钟就能互通,然后又引进中德创新产业园。记得有次去金坛,看到产业园里到处是挂着德语标识的厂房,货车拉着新能源零部件来来往往,园区里的工人说,光这一个产业园就带动了上万人就业,跟句容那边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情况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其实镇江这事,不只是一个城市的选择问题,更是很多地方发展的缩影。现在不少城市搞合作、划区域,总想着往“大城市”身边凑,觉得名气大就有好处,却忘了算实际的“产业账”“资源账”。
就像找人合伙做生意,不是对方名气大就靠谱,得看能不能互补、能不能一起挣钱。长三角一体化现在搞得火热,更该吸取这个教训:选对伙伴、算清优势,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一步选错,可能几十年都追不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各位朋友,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比如老家当年选了一条发展路子,结果跟邻县、邻市差出一大截?要是1983年镇江当初咬咬牙选了金坛,现在会不会跟常州联动起来,搞出更像样的产业集群?大家不妨在评论区聊聊,说说你们眼里城市发展选对方向有多重要!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 小时前 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983年区划定局:镇江选句容,41年后句容GDP远落金坛,产业受限成困局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天天发、天天讲改变不了镇江代管句容的现实,区划调整害了句容几代人的幸福,省有指标给南京,南京指标给溧水、高淳,S7、S9相比句容S6天天在运椅子,人家原意,人家有实力,S6虽然句容出了钱,若没有南京指标和实力,S6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家聊与不聊这个话题,政府部门心如明镜。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9-17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