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听老兵讲述—— 朱金友:十六岁替父从军 以身为饵护团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听老兵讲述——


朱金友:十六岁替父从军 以身为饵护团长


f06a14f45b22b64d9968246a339ee67e.jpg

图为2015年采访视频截图



每当提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抗战老兵朱金友眼中总会闪烁出不一样的光芒,仿佛时光倒流,重返那个铁血交织的年代。如今战火早已远去,朱金友老人也已离世,但他所代表的抗战精神永不褪色。

1938年,年仅16岁的朱金友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代替负伤的父亲参军入伍。“父亲回来了,腿已经跑不动,夜里也不能行军。”朱老曾经这样回忆。就这样,少年朱金友义无反顾地加入“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洪流,成为巫恒通领导的新三团的一名战士,并担任巫恒通的警卫员。

1939年,新四军老四团与新三团在丹阳炸桥袭击日军汽油团(运输部队),虽初战告捷,却未能及时撤离,反遭日军合围。“到处都是水路,无路可走。鬼子来了,老四团很多是山东人,不习水性,牺牲惨重,很多战士都淹死了。”朱老沉痛地回忆,“后来我们把船撑进太湖的芦苇荡里,躲了两天。”

最艰苦的一仗,发生在小丹阳洪山顶上。朱老记忆犹新:“我们占了七个山头,被围了整整三天。正是农历六月,山上没吃没喝,渴得几乎支撑不下去。后来下起暴雨,大家赶紧在石缝里接雨水喝。”讲到这儿,老人声音哽咽:“四连本来一个人都没牺牲……黄连长看战士们实在渴得撑不住,自己下山挑水,却在半山腰被鬼子机枪扫中,牺牲了。”

参军一年后,朱金友的哥哥也奔赴战场,却不幸在不久后壮烈殉国。战争的残酷让他失去了至亲与无数战友,但满腔的家仇国恨,反而激发出他与战友们更加顽强的斗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着“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铁血信念。

在一次掩护巫恒通突围的战斗中,朱金友急中生智,以身为饵:“我让巫恒通先走。我穿的衣服和他一样,鬼子机枪朝我‘嘎嘎’扫射,我中了两枪。”被问起当时是否害怕时,老人只是淡然地说:“就一小块骨头露出来,还好,我不怕。”

负伤后,朱金友被父亲接回家中。那时医疗条件有限,伤口仅做了简单清洗和包扎。至今他的左腿仍行动不便,每逢阴雨便隐隐作痛。但对朱老而言,这道伤疤不仅是抗战岁月的深刻印记,更是一枚光荣的勋章。

朱老一生珍视着一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勋章,视若传家之宝。“有人说,这是要传代的,等我走了,要交给下一代,留给孙子。”他曾这样说道。

英雄已逝,故事长存。朱金友老人用青春与热血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诗篇,用忠诚与勇气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李甜雨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0-4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