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为什么这么有钱?

游千界
文莱是一个老天爷赏饭吃的国家,这个国家只有不到50万人,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却多到数不清,所以,文莱人根本不用工作,也不用发展各种领域,单是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就能衣食无忧! 文莱这个地方啊,乍一听好像是哪个遥远的岛国,甚至有点陌生感。
西北边,距离咱们的南海就差个水泥墙。 要是有吴尊、李宗伟这样的明星帮忙宣传,文莱的名气也许能大点,反正我去之前,除了“国家富得流油”和“国王有好多私人飞机”这种片面印象外,啥也没觉得。 
来文莱之前,确实觉得这个地方估计也没啥特别的,想着“哎呀,就是个小地方呗,怎么样也比不过迪拜”,谁知道一到那儿,我才发现,哎哟喂!这就是所谓的“躺在石油上睡觉的土豪生活”啊! 小地方也能富得流油,啥事都能搞定,就是我这个来自“城市”的人有点不适应了。 你要问我文莱最有特点的是什么?这地儿不需要打拼,每天喝着椰子水晒太阳,日子过得实在是美得不像话。 
文莱的奢华,超乎想象 首先得跟大家说,文莱这个国家不简单。全名叫文莱达鲁萨兰国,是不是听着有点高大上?别看名字不长,可这国家的历史可不短,曾经在东南亚风光无限,算是一个帝国了。 按理说,过去的辉煌应该早就消失了吧?结果呢?文莱现在依旧不光是“有钱”,还在利用那一桶石油过得舒舒服服。 过话说回来,文莱的国土面积才5765平方公里,比上海市还小得可怜。 这么点地方却能撑起一个世界级的财富帝国,真是给我刷新了对“贫穷”的认知。 
你要是从空中俯瞰文莱,感觉整个国家就像个大大的奢华游乐场,随便在哪里都能看到大王家的豪车、私人飞机,要是你站在地面上,估计也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我们是大土豪”的气息。 君主专制下的“生活” 要知道文莱可是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一人说了算,国土的一切事宜都得听他指挥。 别看文莱地儿小,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却能让它比肩中东的迪拜,这可是石油上的一块肥肉。 每年那油田给文莱带来的“红利”是天文数字,甚至可以把所有的富豪都给比下去,文莱的国王,名副其实的“石油大亨”啊。 不过,文莱国王对内的管理还真不是光顾着自个儿享受,整天窝着金山银山不管人。 你看他在疯狂敛财的时候,不忘把石油收益的一半拿来分给老百姓。 
国王的奢华生活,不得了 既然说到国王了,那就不得不提他家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了—— 努洛伊曼皇宫,这座皇宫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皇宫,咱们普通人都只能想象其中的奢华。 你要是走进去,估计从那天开始,看到黄金饰品的次数都会比见到星星的次数还多。 国王拥有庞大的私人飞机,一共有21架,连飞机也不敢少一架。更不要说豪车了——7000多辆,其中就有604辆劳斯莱斯,这些车停在车库,可能连开都没机会开,因为车库太大,根本用不完。 对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文莱的“豪车”这个词用得特别频繁,国王为了这些车还特地建了豪华房子,确保这些车能有一个尊贵的“家”。 当地人都喜欢到国王的车库工作,天天换车开,还不累,还能以此降低车子的损耗——真是造车的艺术啊! 
文莱普通百姓的生活 文莱的普通人,生活水平也不是一般的高。他们的月收入,不能和国王的财富比,也不算差。 文莱人均GDP虽然比迪拜差点儿,也有2.74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6000元。 说实话,月入1万多,在大部分国家算是个中高收入群体了,可在文莱,生活没有压力,衣食无忧,完全是“吃喝玩乐,等着钱从天上掉下来的节奏”。 教育、医疗全都由政府承担,换句话说,你的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得了病也不用担心医院贵,甚至连住房的费用都不多。 在文莱,吃喝玩乐几乎成了居民的标配。石油的收入让文莱人对外部世界的需求变得特别少,甚至连他们的物资进口都能轻松满足。 
所以,在这个“无忧”国度里,吃一顿饭也不算事,文莱的餐厅价格亲民。你就可以想象,那些人天天吃大餐,生活在美景中,根本不愁钱花。 文莱人的信仰也很简单,毕竟这里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但却比那些严苛的伊斯兰国家要世俗化得多。 想小酌一杯清酒?没问题,只要你不搞到“过度”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清真寺里的穿着,进入之前记得穿好袍子,毕竟尊重文化是基本的礼貌。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金光闪闪 刚到文莱机场,一眼就能看见一对中年夫妻,手腕上的金手镯和戒指亮得差点晃了我的眼。 你说文莱人不富,能佩戴那么多金饰的人,估计买个小岛都不成问题。 看着他们在机场办理手续时的“随意”,我心里嘀咕:不愧是个“土豪国”,这得是多有钱,才能活得这么肆意洒脱。 但你要说文莱的交通,哎,真心是“豪车多,公交车少”。 文莱的公共交通系统,基本上就是个笑话。你在街上几乎见不到几个公共汽车,出租车更是“少得可怜”。 
就算你搭个出租车,司机一般都是副业,开出租只是赚点外快。 大街上偶尔能看到一些出租车,刚开始还挺兴奋,结果上车一看,司机叔叔的工作是教书的,开出租就是为了“丰富人生”,还能当个兼职司机。 我倒是没见过哪位真正靠开车赚钱的。 文莱的打车服务,可以用“艰难求生”来形容。如果你真不想体验这个“贵族式”的生活,最好还是自己开车。 毕竟,文莱人每家每户都有,那是国王鼓励的,车多得就像大街上的摆摊小贩一样常见。 有些家庭甚至跟国王一样,每天换一辆车开,要是你来文莱一趟,还真得去了解一下这种生活方式。 到哪儿都能看到私人汽车的轮胎印,似乎国王就是要提醒大家:在这里,你的出行,几乎不可能走路。 
文莱的清真寺 然后说到文莱的清真寺,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座超杰米清真寺,其塔顶竟然是黄金做的。 这座清真寺堪称文莱的“名片”,看着那些发光的金顶,想不羡慕都不行。 要是你想进去参拜,可别忘了,这个地方一到周五是不能进的,你最多只能站在外面拍拍照。 即便你不进去,站外面看看都能让你觉得自己像个穿越千年的朝圣者。 话说回来,文莱人都得每天做礼拜,周五更是必定要去清真寺,让人产生一种“连出个门都得拜拜”的错觉。 
在这里,不光是早晨得做礼拜,连日常的生活都有很多特殊的禁忌。比如,每年都有一个 “开斋节” ,这期间,文莱人要禁食禁水,光是早饭吃完之后,整整一下午到日落前都不准吃东西。 游客也要小心,在这个月,公共场所的吃喝可不被允许,万一在大街上拿着泡面吃,指不定你会被投以“异样的目光”。 要吃只能去餐馆,吃剩下的那叫一个“打包回家”,可以说是很 “克制” 了。 ,景色真心不错,特别是看海的那一块,简直能把下午茶和日落融为一体。 你完全可以在这里待一整个下午,发呆,喝茶,看天边的云卷云舒,随便一角就能拍出大片感觉。 最关键的是,这里不仅景美,价格还不贵,是文莱最接地气的“高端玩意”。如果你真有时间,打卡文莱的这一景点绝对不亏。 不过,若你以为文莱就这么悠闲又“高贵”,其实不完全是。 文莱的消费,在一部分地方是“让人无法适应”。 说来听听,走进商场一会儿,突然进入一个冷气房,要冻成冰块。当地的空调,开得特别低,不管你是在商场里逛街,还是在一些餐厅用餐,空调的温度都让你想抱个暖宝。 这真的是有钱人的任性,你在这里需要随时带着外套,就算是在盛夏的日子,还是得准备御寒的装备,真是“冰火两重天”。 
传统美食:吃“鸡屁股”,还是看风景? 说到文莱的传统美食,我得提提那种特别的“烤鸡屁股”。 听上去有点恶心?别着急,文莱人觉得这东西不仅美味,而且有历史感。 据说,这个地方的烤鸡屁股,是传统美食,烤的时候用的是植物油和蜜浆,吃一口能让你“滑嫩多汁”,不过,吃不惯的要稍微适应一下。 
其实文莱的夜市和一些街边摊也能让你感受到地道的生活。 是文莱最大、最接地气的夜市之一。这里的烧烤摊位是游客的天堂,炸鱼、烤肉、鸡屁股串应有尽有。 如果你是喜欢口味重的游客,那一定得试试这里的传统烧烤。虽说文莱人普遍禁烟禁酒,但别的美食总能让你胃口大开。 
禁烟禁酒的文莱,真的没夜生活 文莱的生活节奏可以说是懒散到极点,特别是那种“没有酒吧、没有夜店”的环境。 当地人似乎完全不需要夜生活来填补空虚。文莱人大部分时间的娱乐活动,就是喝喝茶,偶尔去健个身,最多的“夜生活”也就去逛逛夜市,吃点美食。 如果你来这里,千万别期待深夜的酒吧狂欢,那是你永远也不可能体验到的乐趣。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仅有 5765 平方公里 的地方,怎么就能让世界瞩目,富得让人直咽口水?就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富得流油”的文莱:不靠运气,靠石油 文莱的位置在东南亚,听起来有些小众,毕竟只有 5765 平方公里。你说好不好找?就像在热闹的大街上找个不起眼的小巷一样,但这条小巷偏偏是全世界最有钱的街。 文莱这块土地,靠的是 石油 和 天然气,一口气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变成了东南亚的“富人区”。 每天那些 油井 和 钻井台 持续挖掘着财富,文莱的石油资源几乎让全球的 油价 都为之一振。 
文莱的福利: 文莱这么有钱,福利自然不差。给文莱公民提供的 医疗、教育、住房。去文莱看病,带上 1元钱 就够了,想买药也随便,国家给你免费发。 至于如果得了啥大病需要出国治疗,文莱政府还会帮你报销。你说,这是不是“钱多到没地方花”的水平? 那文莱的教育呢?从孩子上学到高中,教育全免,还有 免费午餐。想进大学?没问题,成绩好,国王直接给你送出国留学,学费、生活费、机票全包了,回来后就是为国家服务。 至于住房,文莱政府早早准备好“廉租房”,每乎只需缴纳 少量租金,住几年后房子就归你了。 如果你嫌弃这种“公共住房”,可以自己建别墅,土地是免费的,建房的部分也有补贴,钱不够?没事,低利率贷款解决一切。 
文莱的身份之差:想成为文莱公民有点难 好啦,文莱这么好,难道人人都能享受到吗?当然不。 文莱的公民 才是真正享受所有福利的幸运儿。 如果你想成为文莱国籍,那就得通过一番艰苦的努力——考试、马来语水平测试……这些都是必须的。 说真的, 马来语 难度不小,连外来移民都头大,更别说其他国家的人了。 所以,文莱国王显然不想让“外来者”过多涌入。 当然,在文莱还有几条不成文的法律,你不得不遵守。 比如,婚姻不忠可被鞭刑或者 石刑,这是给婚姻添了点“戏剧性”。 另外,文莱的盗窃犯罪也处理得极其严苛。小偷一旦被抓,手可就保不住了,感觉就像现代版的“断手刑”,还是挺吓人的。 总结来说 文莱是一个特殊的小国。不求张扬,不追求开放自由,只专注于安静的生活,至于富裕与奢华,那都是副产品。 对于这样的文莱,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