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句容的奇人、珍闻、异事和野史【酒盅里的老句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12: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句容南乡某古墓里陪葬的是啥植物种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有人在句容天王(?)一带无意挖掘出一座古墓,此事经过逐级上报,居然惊动了省文物局,于是就有一帮专家下来考古了。
我那时已调离句容,故也不知那是哪位古人的墓葬,但事后听句容的朋友说,墓里出土了一只盒子,盒里还珍藏了些不知名的植物种子。
时隔不久,《扬子晚报》什么的媒体全报道了这一新闻。
种子当时就被专家们带到南京去了,不过也多少留下一点给县图书馆,好歹算是“分红”吧。
为什么要留给县图书馆呢?因为当时句容只有一个小个的文博室,室内只设有一个编制,归由县图书馆代管。
县图书馆的文博人员不敢怠慢,就在次年春天将古墓中的种子种在花盆里,精心伺候,谁也不知道那古代的种子会长出什么奇异的东东来。
此后这件事外界也就没有什么人继续关心它了。
次年夏天我上县图书馆去找老朋友玩,其时它们早就出苗并抽穗了,绿油油的。像……稻禾。
谁知长啊长,长到最后,竟是几颗稗草!
人人大失所望。
不过,古人为何要将稗草的种子陪葬?这可是个谜团!!!!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9: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下面这篇故事,是我已故岳父徐齐邦老先生的遗作。

蚊为媒
徐齐邦
一九七二年春天,市群众艺术馆里发生了一件新闻,绰号“机关枪”的陈雅琴,竟然和绰号“闷翡芦”的石中玉宣布举行结婚典礼,向全馆同志散发喜糖。这太出人意外了,陈雅琴和石中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如同冰炭不投,怎么配起对来的唦?
这天晚上,小陈和小石的新房里热闹非凡,挤满了客人。有人当场提议:“请新郎新娘介绍一下他俩的恋爱经过好不好?        
这时,小陈朝小石笑笑,小石又朝小陈笑笑,结果还是新娘子小陈来得大方,先朝大家一鞠躬,然后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说:“就请大家看一看墙上的这幅画吧!
这是一幅用五尺宣纸画的国画,背景是两只紧握着的手,正面画着一只身腰有一尺多长的蚊子,身上的斑纹用的是泼墨,嘴部、腿部、翅膀部分,全部用的是工笔,浓淡相衬,粗细对比,真是栩栩如生,振翅欲飞!左下方盖着两颗显眼的朱红图章:“石中玉”、“陈雅琴”,右上方是画题,写着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蚊为媒。
当然,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石中玉和陈雅琴都是艺术馆里小字号搞美术的,虽然讲起来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同学,可是小陈好胜心强,生怕小石超过自己,处处想压低他。有一天,大家都在画室里闷头画画,小陈突然心血来潮,随手在一张纸上勾画一只南瓜,扬起来对石中玉说:“小石,看你一天到晚闷住头不吭声,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个对象,怪可怜的!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好不好?罗,就是这个——这叫做‘金娃配银娃,西葫芦配南瓜’。”
石中玉傻愣住两眼,红着脸不作声,引起大家一阵哄堂大笑。接着小石把眉头一皱,提起笔来在一张纸上也画了几笔,举起来,结结巴巴地对陈雅琴说:“我……我也给你介绍一个,就是这个——”
大家一看,原来他画的是一尊大炮,细细一想,噢,明白了,有人提醒说:“对对对,机关枪配大炮,真是再合式也没有了!”这不由得又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小陈气得把两只羊角辫子都要翘起来了,怒气冲冲地指着小石说:“你你你,你这个枯了藤、拉了秧、断了根的闷葫芦,给你配个南瓜,还是抬举你的哩!我看你是连南瓜也配不上,只好就是闷葫芦一个!”这么一吵,“闯葫芦”和“机关枪”的绰号就在艺术馆里传开了。从此,小陈更加嫉恨小石。“机关枪”总是经常向“闷葫芦”开火。
谁知鹬蚌相争,正好让渔翁高兴。艺术馆里还有个名叫周而正的,此人肚里是空空的,但是野心却是大大的,面孔是甜甜的,但是手段却是辣辣的。这种人在“文革”期间,顺理成章地做了造反派的头头,自立旗号叫什么“红画笔造反队”。除了把老馆长靠边以外,他还想抓出个把“黑画笔”出来,把自己衬托得更“红”一些。目标先选中了石中玉,他特意在一
间密室里召见了陈雅琴,先夸小陈是“有才有德,有胆有识,女中豪杰,不可多得”。然后就布置她去盯石中玉的梢,侦查石中玉的的行动。“你要知道,石中玉这个逍遥派并不逍遥,他连革命大批判都不参加,整天躲在房间里画呀画呀,不知画些什么黑画,希望你查清它,为革命立功。”
陈雅琴对石中玉虽无好感,但也并无恶意,拿小石开开玩笑,她是肯的,真的派她去进行一场“U2侦察活动”,她又犹豫起来了。这不是“损德害人”吗?不过她出于一种好奇的心理,终于答应去试试看。
在午睡时间,小陈以找小石交换意见为借口,轻轻走进他的房间,看看小石不在,写字台上摆着一个画夹子,随手翻开一看,啊,是一幅墨迹未干的新画,画面上画着一个青年在伏案凝神绘画,形象分明就是小石自己,迎面画着一枝刺近眉睫的蘸水钢笔,笔杆上写着三个蝇头小楷:“大批判”。背后画着一只长腿、尖嘴的蚊子,正在进行偷袭。画的题名是:“明枪暗箭”!陈雅琴简直被这幅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的画迷住了,暗道几个“好”字!这是一幅多么大胆,多么妙绝,多么发人深省的画呀!这时,石中玉的形象,在她眼中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那一头蓬蓬的黑发,难道不是一种自然美吗?那两道紧锁着的双眉,难道不是说明他善于思索吗?那两片紧紧抿住的嘴唇,难道不是一种毅力的表现吗?……
这一切,我过去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紧接着她又为小石担心起来,这幅画要是让周而正发现了,那小石不要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吗?!她很想小石前来能当面谈谈,可是左等有等也不来,只好留下一张纸条,帮他把门带好,悄悄地走开了。
石小玉回到房间之后,一翻开画夹,只见一张纸条上写着四句小诗:“劝君莫做闷葫芦,暂隐锋芒莫献图,何必自投罗网去,此时难得是糊涂。”下面署“知名不具”。他从笔迹上分辨出这是陈雅琴写下的留言,不由深深感激她的一番好意和忠告,也意识到自己的粗心疏忽,于是赶忙把画卷起来藏好。
周而正紧锣密鼓地催着陈雅琴,要她提供石中玉的所谓“活动材料”,小陈敷衍应付着说:“他不过就是画了些花鸟虫鱼,林木山水,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名堂。”这当然不能使周而正满意啦,他暗想:反正你和小石两人都是大专生,这“黑画笔”不是他,就是你,二者必居其一。于是又施展了一条诡计,故作正经地布置道:“现在给你和小石一个政治任务,要画一幅‘林副统帅’的肖像,他画还是你画?你们自己去协商吧。”
第二天,小陈和小石在画室里会面了,两人先是相视一笑,然后互相谦让起来。小陈说:“你来画吧。”小石说:“不,在这方面你的基本功比我好,还是你来。”于是小石磨墨,小陈动笔,开始画起来。
这一天的天气特别热,室内象蒸笼一样,陈雅琴只穿着一件短袖衬衫,她那只支撑在桌上的左膀子,像一支刚出水的玉藕在横陈着,石中玉由不得多看了几眼。
这一看不打紧,倒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原来小陈的左膀上叮着一只蚊子,上去帮她拍掉吧,不妥当;喊她一声让她自己打掉吧,又怕分她的神。
想来想去,想起一个主意来,抓过一把扇子,向着对过掮风。可是没得用,为什么?这大概是因为:第一,小石生怕煽动画纸,不敢过分用力。第二,那蚊子血还没有吸足,死叮住不放,有点小风也满不在乎。
这才真是“结皱”哩,总不能就眼睁睁地看着蚊子把小陈的血给吃饱喝足呀。一时出于无奈,只好打招呼了:“喂,喂,停一停,注意,左膀上,左膀上!”陈雅琴侧过脸来,看见自己左膀上叮着一只血鼓鼓的蚊子,不由打个哆嗦,跟着那只抓笔的右手一抖,不好!在林彪像的鼻子眼睛上,甩下去一连串的黑墨点子!
几乎就在这同时,窗口有个人影子一闪。谁?除去那个周而正还会有谁?石中玉飞快地从陈雅琴面前一把抢过那张画像来,抓起笔就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砰”的一声,周而正把门踢开,冲进来就大声吆喝,“好啊!你竟敢侮导伟大的副统帅,罪该万死!”随即喊来两个造反队员,不由分说,就把石中玉押解到专政队去了。
这件事发生得是那么突然,陈雅琴就像是做了一场恶梦!等她清醒过来时,眼泪水花花直淌,马上赶到石中玉那里,一边哭着,一边说着,一边求着,要石中玉澄清事实真相,决不能搞张冠李戴。她说:“要坐牢也应该由我姓陈的来坐,怎么能叫你姓石的顶罪呢?!”小石劝小陈道:“你就不要和我争了。你上有多病的老母亲,下有弱小的弟妹,都要靠你一个人拿工资养全家,一人坐牢,拖累全家啊!至于我,是庙门旗杆独一根,关门饿不死小板凳。周而正已经选中了我这个活靶子,犁不到我也要耙到我,总归是逃过初一也逃不了十五。何况当时要不是我喊你一声,也不会惹出这场祸来,祸由我起,牢也当然由我来坐!何必要两败俱伤呢!
陈雅琴还不死心,又到专政队头头那里去自报案情,可是那头头却偏偏不信,说石中玉是证据确凿,而陈雅琴是口说无凭!
小陈提醒他们,难道就没有注意到那张画像上有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吗?试问哪个画画的会在“副统帅”的画像上落款签名呢?
那头头却说:“这就更证明石中玉立场反动已发展到了疯狂的地步!
总之,白纸写上黑字,这就成了铁证,任是斧头也砍不掉了!
陈雅琴要求坐牢坐不成,可是魂却像掉在牢里一样。她回想起过去对石中玉的那一番夹枪带棒的冷言冷语,真后悔不该无辜地去伤害一颗善良的心!尤其看到他现在竟为自己去顶罪坐牢监,真不知心里是多么内疚,于是经常地去探望,给他送点吃的去,害怕他身体被折磨坏了。
可是小石却总是乐呵呵地憨笑着。对于专政队的那一套,无非就是戴高帽子,黑牌子,游街,批斗,小石也逐渐地习惯了,看穿了,就像演戏的一样,到时间就粉墨登场,不误场次就行,借机会东张张、西望望,看看各种各样人的各种表情,暗暗觉得好笑。可小陈在一旁偷偷看着,心里就象刀割的一样,实在难过,没有哪一场看了不流泪的!
就这样,一直到“九·一三”事件发生,林彪葬身于蒙古温都尔罕,周而正才顺坡下驴,把石中玉从拘留所放了出来。
当天,在陈雅琴的家里,石中玉受到了她全家人的热情接待。小陈笑着对小石说,“我送给你一幅画,如果你同意,就请在上面加个题名,加盖个图章!”小石一看,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同意。这就是他们新房中悬挂着的那一幅《蚊为媒》画的由来。
至于那位周而正后来的下场,可想而知,这里就不罗嗦交代了。

点评

坏人肯定没好下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4-10 17:30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0 17: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赶场子的逛客 发表于 2024-4-9 19:07
下面这篇故事,是我已故岳父徐齐邦老先生的遗作。

蚊为媒徐齐邦一九七二年春天,市群众艺术馆里发生了一 ...

坏人肯定没好下场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宝志和尚的故事

1.“鹰窝”里抱来的孩子
那是南朝齐时的故事了。
句容华山北脚的东阳村,有对姓朱的夫妇,结婚多年,始终不开怀。于是他们天天吃斋念佛,只指望佛陀能保佑他们生出一儿半女来。
命中有,终会有;命中没有莫强求。那一日,朱氏上菜地摘菜,忽然听到古树下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朱氏很是奇怪,连忙上前细看。她不看犹可,一看,心都痛了起来。
原来这是个弃婴。
婴儿的脸模子长得挺俊,但手和脚都有残疾,就像鸟爪子似的。朱氏心想:是谁家的母亲这么缺德,连亲生儿子都不要了!他虽说有点残疾,但好歹是条人命啊!得,你们不要,我要!从此,他就是我的亲儿子!
朱氏把孩子抱回家后,丈夫也十分喜欢,视如亲生。熟人们见了好奇,纷纷打探这孩子是从哪儿来的。
朱氏夫妻不愿说实话,怕日后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指着古树上的鹰巢说:“嗨,这娃子啊,来历可不凡啊,是我们从老鹰窝里抱下来的!”
那时的人都很迷信,再看孩子的手和脚,越看越觉得像鹰爪,就都当真了。
这孩子长到7岁那年,朱氏夫妻不幸双双染上了瘟疫,眼看就不行了。他们心想:我俩死了不要紧,可这残疾的孩子没了爹娘,日后怎么活得下去呢?两人思来想去,终于决定托人把这孩子送到南京的道林寺,让他出家当小和尚。
道林寺的老和尚见被送来的小孩子挺聪慧的,很是喜欢,就给他取了法名,叫作宝志。

2.装疯骂暴君
四五十年后,石头城里出了个疯僧,整天肩头扛着一根禅杖在街上闲逛,禅杖上总是挂着刀剪之类的玩意儿。有人问他想剪什么,他就大叫:“剪剪齐啊!剪剪齐啊!”
当朝的齐武帝是个非常残暴的皇帝,他听说京城里有个疯和尚天天要“剪剪齐”,觉得非常忌讳:自己国号,不就是一个“齐”嘛,你想把我的齐朝给一刀剪掉,这还得了?于是赶紧派人把宝志抓了起来。
原来宝志的确是在故作疯癫,目的是要让齐武帝早点儿垮台。他入了大牢后,就让徒弟们全都扮成他的模样,肩扛禅杖,满城转悠,你也大叫“剪剪齐”,他也大叫“剪剪齐”。于是大家纷纷传言:不得了啦,当今的皇帝误抓了个会分身之术的神僧,把漏子给捅大啦!
齐武帝非常相信迷信,听到心腹们的汇报后,不由暗暗叫苦,头也一下子胀成了笆斗。没奈何,他不但跑到狱中亲自释放了宝志,还对宝志连连陪不是。最后,他又请宝志进宫,想
请宝志到阴间去一趟,问问父亲齐高帝,自己在位的前景如何。
这天夜晚,月暗星隐,寒风袭人。只见宝志头戴三重布帽,摇摇晃晃地进宫来了。他说只有这样打扮,才能施展自己的“六神通力”。宝志一入宫门,就面色大异,大叫大嚷:“哎呀,金銮宝殿上哪来这么多的污血啊?这儿也有!那儿也有!不好!把贫僧的衲衣都给玷污了!”
齐武帝挺害怕,低声地问:“神僧啊,除了污血,你还看见了什么?”
宝志答非所问地说:“啊呀,这不是先皇帝嘛,参见您老人家!您老人家怎么在阴间里受这种锥刺刀剐之罪啊——什么?报应?阎王老子不公平!您的的儿子爱对老百姓施酷刑,关您老人家什么事?”
宝志就这么一惊一乍的,越说,齐武帝越害怕。平时那些深受齐武帝酷刑之苦的太监们都暗自高兴,因为今夜宝志总算替大家出了一口恶气。他们也不知不觉地配合起宝志来,你也“见到”了神,他也“见到”了鬼,弄得齐武帝惶惶不可终日。这么一来,原本就腐朽不堪的齐政权就更加脆弱了。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句容籍高僧宝志和尚的故事(续)
(3)巧帮梁武帝除烦恼
没过多久,萧衍就率兵灭了齐朝,建起梁朝,当上了梁武帝。梁武帝和太子昭明都非常尊敬宝志,不但尊他为师,还经常请他入宫谈禅说佛。
宝志不愿老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就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华山。梁武帝父子俩为了向宝志求教,不得不亲自从南京来到华山拜会他。这一来,华山的名气就如雷震耳了,人们索性在它的前面加了一个宝志的“宝”字,使华山成了宝华山,一直被沿叫到今天。
有一次,宝志又被梁武帝从宝华山请进了宫去。梁武帝拱手说:“大师啊,如今朕的烦恼多得就像头发丝一样,您有什么办法能帮我除去这些烦恼呢?”
宝志笑了笑说:“贫僧有一出好戏,能尽除陛下的烦恼。”于是他找来几名死囚,让死囚们各持一满杯水在宫庭之上转圈子,不准许任何人有一滴水泼出来,否则就要砍他的头。然后,宝志又让乐工们演奏了几首最优美的乐曲。
曲终之后,宝志问死囚们:“刚才乐工为你们演奏了什么曲子啊?”
可是死囚们个个都连连摇头说不知道。因为他们只顾了不让水泼出来,根本就没关注别的事。
宝志就此教育梁武帝说:“陛下,您要是时时刻刻都担心掉脑袋,就不会有寻欢作乐的念头了;不知道迷恋欢乐,天下所有的烦恼也就尽除了。”
梁武帝听后,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似的。

(4)临终留谶言
一天,梁武帝又烦恼了起来。他正想去找宝志,宝志却主动入宫来了。他一进宫就说:“我知道陛下想找我问一件事。不过陛下在开口之前,得允许我先向陛下要一样东西。”
梁武帝很奇怪:“大师啊,您早就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从来都没向朕要过什么。今天除了要朕的金玺之外,朕什么都能给你。”
宝志笑着说:“出家之人,红尘中的万物都嫌累赘。我只想要钟山南麓的独龙阜,作为将来的安身之所。”
梁武帝一听放心了:“啊?您只要一块安灵塔的地皮啊?拿去就是!拿去就是!不过,朕想问您……”
“陛下别说了。您一定是想问我,自己的皇冠还能戴多久。”
梁武帝一听,吓得直伸舌头:“这……朕……朕是想问这个。”
宝志随手一指梁武帝平时最喜欢的玩物——一尊红木小木塔说:“木塔一坏,改朝换代。”
梁武帝还想细问,宝志连连摇手,不肯再说了。
没过多久,宝志就圆寂了。梁武帝很伤心,就按照宝志生前的遗愿,把他厚葬在独龙阜。这块地皮实在好的不得了,连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都眼红了,硬把它给改成了自己的灵寝。
再说梁武帝在埋葬了宝志后,老是想着“木塔一坏,改朝换代”这句话。
他忽然灵机一动:朕要是把红木宝塔给改成铁塔,它不就永远不会坏了嘛。铁塔不坏,江山不就永远姓萧了嘛。
于是梁武帝就调来国内最好的工匠,命令他们按照木塔的样式,铸造一座最坚固的铁塔。
谁知梁武帝刚让工匠们把木塔给拆掉,手下的降将侯景就造起反来,并把他囚在台城,活活地饿死了。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5-1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