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来来来,看我新开的《五味杂陈故事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非洲人都吃什么?

仙人掌中宝







非洲人不爱吃米面,主食主要吃这3种,难怪没啥人种田也饿不着!
非洲(阿非利加洲)陆地面积高达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20.4%。
在这片全球第二大陆上,生活着14亿人,而全球总人口也才80.92亿(2025年数据),非洲人口占比高达17.3%。

虽然中国人口超过14亿,但我们自古勤劳耕种,粮食产量能自给自足,可非洲不同,他们却不依赖水稻小麦,而是靠以下四种主食过日子。

1.木薯

木薯环境适应性很强,它既能适应干旱的气候,又能适应贫瘠的土地,不管沙土还是黏土,只要排水工作不差,木薯都能茁壮成长。

关键在于,木薯不需要精耕细作,只要通过茎梗插种就行,几乎不依赖农药化肥,种植技术极其简单,再加上抗病虫能力极强,导致木薯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
以2008年的数据来举例。
2008年,全球木薯总产量2.3295亿吨,非洲占比高达52.2%,其中尼日利亚、刚果(金)是全球第一、第二木薯产量国。

我们平常也没怎么吃过木薯,这玩意真能填饱肚子吗?
含量极高,吃进去确实能产生巨大能量,饱腹感很强,但干吃木薯很难下咽。
通常情况下,非洲人民把木薯磨成粉末,做成面团烙饼,搭配肉类和其他食物一起吃下去。
或者干脆把木薯粉末煮成糊糊状,再和其他食物混在一起,当地人叫它“attiéké”(阿蒂埃克)。




不是听说木薯有毒吗?非洲人猛吃木薯,难道他们不怕中毒?还是体内进化出了抗毒基因?
木薯中的生氰糖苷
,在某种条件下会生成有毒的氢氰酸
(HCN)。
但只要把削掉木薯皮,切片后浸泡,接着再长时间煮沸,就能大幅度降低木薯毒性,达到安全食用标准。

2.玉米
非洲人有多爱吃玉米?
在全球居民饮食结构中,有22个国家的玉米占比最大,其中16个是非洲国家,前三甲分别是赞比亚、马拉维和莱索托。

非洲主要种植的是马齿型白玉米,具有耐瘠、适应性广、产量高等优点,特别在气温高、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水丰沛的西非,玉米种植面积极其广泛。
据保守估计,非洲依赖玉米的人口数量起码超过3亿,玉米真能填饱肚子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网络流行词汇“恩希玛
(Nshima)”、“帕帕(Pap)”和“乌咖喱
(Ugali)”。

以恩希玛举例,这是一种糊状食物,非洲人民把原材料丢入沸水中,接着不断搅拌,直到变成糊糊状,操作方式跟咱们吃芝麻糊差不多。
恩希玛的原材料就是玉米粉。
非洲人也不是干吃恩希玛,而是把恩希玛当做主食,搭配蔬菜、肉类、豆类等食用。

也就是说,玉米糊(恩希玛)跟我们日常吃的米饭、面食一样,都有不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除了恩希玛,非洲人还把玉米粉熬成粥,也就是帕帕(Pap),又或者把玉米粉制作成面团,也就是乌咖喱(Ugali)。

3.非洲大蕉
很多人把大蕉和香蕉搞混了,认为它们是一种水果,只不过没熟的是大蕉,熟的是香蕉。
大蕉和香蕉虽然都属于芭蕉科芭蕉属,但却是不同品种。

大蕉体型较大,形状方正,棱角分明,吃起来口感紧实并带有一丝酸涩。
香蕉体型一般,呈弯曲状,吃起来甜甜的,没有酸味。
之所以二者在口感上有区别,是因为作用不同。

香蕉的标签是水果,能直接剥皮吃,也能用来制作蛋糕、面包等甜品,归根到底属于水果。
大蕉的标签是食物,剥皮后果肉还需要用来烹饪。
此时,或许你会恍然大悟,怪不得一直刷到印度人往油锅里不断扔“香蕉”,香蕉不是吃的吗?
其实他们烹饪的是大蕉。



非洲人也是出了名的爱吃大蕉。
2009年,非洲大蕉产量高达25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78%。
大蕉被煮熟后,口感跟土豆差不多,能直接吃,也可以做成大蕉泥或者大蕉糊糊,搭配蔬菜肉类一起吃,所以糊糊状的大蕉,在当地也被称为“福富”(Fufu)。
此外,大蕉切成薄片后油炸,能做成类似薯片的“蕉片”。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并不是所有国家的主食都必须是大米小麦。
大米小麦本质上属于“能填饱肚子的植物果实”,但并不是唯一答案,也可以是木薯、玉米和大蕉。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吃素的后果?64岁刘德华34度穿羽绒服
蓉儿本蓉




















说到华人娱乐圈最自律的艺人,肯定少不了刘德华的名字。
他不仅常年吃素,还严格奉行16+8饮食法——在8小时内吃,16小时后就喝水。

据说,不少明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16+8的信徒,例如刘嘉玲,成为圈中明星御用的饮食法。
除此之外,他几十年没有喝过冰水。
这样自律的他,哪怕穿着海清,也在人群中鹤立鸡群,让人理解意会到什么是星味。

64岁在年轻顶流身边,轻松碾压年轻人。
一个64岁,一个26岁。让人即刻明白:什么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34度穿羽绒服

但最近,有人在某场合中,看到正在排练的刘德华。
深圳30几度的天气下,哪怕是穿短袖都汗如雨下,但是,刘德华却穿着薄羽绒服。

同场的人,都穿着短袖,相映成趣。
都说64岁的他,看起来不过40岁。但其实,在30度穿羽绒服的他,告诉大家:外表归外表,身体很诚实。
畏寒、怕冷,老是觉得冷等老年人特征,他一个兜不缺。
其实,他的身体条件还是跟64岁的老人家差不多。

更何况,他常年吃素,身上的脂肪肯定比较少。
所以,自然抗寒能力就比发福的大爷大妈更加弱。
这就是他在夏天穿羽绒服的真相。

舞台后的明星们

这让我想起以前采访很多香港明星的情景。真的,常年节食的他们,气息其实很差。
在屏幕上,他们的体型刚刚好,但其实,当真人在你面前,都显得很瘦弱。



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卸了妆之后,面色苍白,精神也不好。
哪怕是大夏天,他们都穿着厚重的衣服,哪怕40度都围着围巾。


因为,很多人都吃素。所以,他们日常吃各种各样的营养药丸,比吃饭还多。
所以,这样的生活,身体怎么会好呢? 早前,我们就跟大家报道过:常年吃模特营养餐的胡兵

吃出了一瓶子的结石,黑漆漆的,非常吓人。

很多网友都说,都是因为营养素吃多了。


因为减肥而获得命运垂青

所以,作为普通人真没必要模仿大明星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为了工作。
早前看过一段采访。很多年前,刚出道的刘德华还是一个小胖子。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胖乎乎的他在一群帅哥中,并不显眼。
后来,与他同期的黄日华因为减肥后被TVB看中,通过一部戏就爆红了!
刘德华突然悟到减肥的重要性。于是,他也立即加入减肥大军中,水肿一去,立体的五官马上出来了。

于是,有了他的成名作《猎鹰》,从此,他往偶像派的道路狂奔,红了几十年!
另外一个因为减肥而获得命运垂青的大明星就是郑秀文。


脂肪可是保命的

所以,为何明星对减肥、塑身有那么大的执念?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真的是决定生死。
另一方面,他们也因为太自律而承受过后果,例如郑秀文就曾经长期暴躁,甚至得了抑郁症。

我们只看到明星的风光,他们付出的代价,从来没人关心。

就连王晶也说:刘德华过的生活,不是一般人可以过的。
我们普通人拿着一份不会改命命运的工资,又何必为难自己。

我有一个常年吃素的闺蜜。年轻时,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中年之后,身体频繁地发出警报,大出血、心跳过快,打了几次120急救,把家里人吓得够呛!

我们成天苦口婆心让她放弃吃素不听,身体的警报让她终于放弃了执念。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上了年纪,脂肪可是保命的!
就如庆奶说的,好好吃肉,才能在70岁的时候活蹦乱跳啊!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9-18 0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