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来来来,看我新开的《五味杂陈故事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19: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大自然有多残酷?

空青












1、一只大象死去了,吸引众多腐食者


,甚至肚子里还钻进了一条鳄鱼…

2、小狮子被鳄鱼袭击后不幸受了伤,而母狮子选择吃了它的孩子……其实,这在动物界也挺常见的,比如说狗也会吃虚弱和死产的小狗,因为死亡的气息会会招来天敌,一来可以避免威胁到自己和其他的幼崽,二来还可以回收一些营养…

3、世界最安逸的事情是什么?吃饱后抱着心爱的零食入睡算是一件吧…食物枕头:一只母狮睡着了,她的头依偎在被狮群猎杀的长颈鹿头上,恐怖又可爱…

4、松鼠这种看着人畜无害的小动物,居然还会吃鸡…不仅是松鼠这种杂食动物,其实很多食草动物都是机会主义肉食者
,比如说马、牛、鹿等,肉送到嘴边,它们是不会拒绝的。

意识非常强,特别是繁殖期的种马,会对进入其领地的其他动物表现出攻击性,包括羊在内,更甚至会杀死不属于自己幼马…

6、身手矫健的猫鼬
,灵活到能躲避眼镜蛇的攻击,却没想到会被一只螃蟹抓住,简直是倒反天罡了啊…



7、这年头,城里人很难看到蛇了,蛇拉粑粑的画面就更难看到了,比说下面这个……虽然但是,万万没想到蛇粑粑居然这么大,看着就像是在挤牙膏…

8、这只熊生吃鲑鱼的方式,剥皮就像是剥香蕉一样…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虽然我不是鱼,我真的能感觉得到它很痛…
当鱼群很丰富时,熊更喜欢只吃皮肤、大脑和卵——这些鲑鱼最有营养的部分。



9、一只雌性美洲狮在自己孩子进食的时候,对着镜头凝视,这卡姿兰大眼睛,长得眉清目秀的…不过,不要被它可爱的外表迷惑,它脑袋里想的只可能是面前的家伙能不能下肚…

10、长颈鹿闯入了非洲象的领地,也可能是二者为了争夺附近唯一的水源,非洲象将长颈鹿开膛破肚…死于水,这就是稀树草原上大多数动物的命运。



11、蜂蜜具有防腐的功能,而一些小动物,比如说老鼠,会进入蜂巢寻找蜂蜜,然后被蜜蜂蛰死,如果蜜蜂清理不掉的话,就会用蜂蜜裹住它们,防止腐烂给蜂群带来威胁,在里面形成木乃伊的一样东西…

12、鬣狗
沉浸式进食的画面,脑袋都钻河马屁股里去了…这可不是个例,斑鬣狗非常热衷于掏肛,不论是捕猎还是进食的时候,可以说是地球上最重口的动物之一了…



13、食人鱼
吃凯门鳄的惊悚画面,事实上,食人鱼主要是食腐动物,大概率这是一条已经死去的凯门鳄,和上面的鬣狗德行一样啊,都是直奔泄殖腔呢,这是动物们最脆弱的地方之一…



14、一只被猞猁猎杀的雌性驯鹿,驯鹿宝宝呆呆的站在旁边看着…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多久,它不是被猎杀就是饿死,除非有恰好有一只刚刚失去孩子的雌鹿会收养她……

15、一只野兔被非洲野犬
追逐后躲进了土豚洞里,但随后被掏了出来…几秒钟过后,被撕成了两半…只希望兔子在这之前已经死了,或者进入了休克状态吧…



16、天鹅干掉了一只想要入侵其巢穴的狐狸,这种动物的确很优雅,但不要低估他们的战斗力,不要靠近天鹅巢穴,尤其是在有幼鸟的季节,它们的翅膀的翼力惊人,甚至能把人拍骨折…

17、悲伤的画面:瞪羚妈妈眼睁睁的看着她的孩子被狒狒吃掉,它们的生存策略是靠数量,面对任何动物,几乎没有抵抗之力…狒狒是动物界的偷娃狂魔,经常偷盗动物幼崽,有时候是为了吃,有时候甚至只是好玩,甚至狮子的娃都敢偷来耍…



18、蒙面珩,学名白颈麦鸡,一种在澳大利亚较为常见的鸟类,看着就像是惊悚电影里走出来的生物…不愧是魔幻澳洲,这片大陆上动物的画风实在是太炸裂了…

19、一只母狮在和开普水牛
的搏斗中,不幸被水牛角刺中,伤口让人惊骇…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后续跟踪显示它恢复的很好,伤口并不在致命处。



20、一只雄性螳螂在交配过程中,脑袋被雌性给当点心吃了…其实,螳螂的尾部还有一个简易的“大脑”,这种行为还可能会持续数个小时…

21、一群野猪在树下,盯着猎豹
,嚣张的不行!然而,它们低估猎豹的速度,电光火石之间,猎豹下树掠走一只野猪,又马上上了另一棵树…猎豹:不是树困住了我,而是大地困住了你们!



22、2011年,一只豹子袭击印度森林警察的画面…其实,这种情况在印度发生了的次数不少,栖息地减少和人类扩张导致花豹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它们更频繁地进入人类居住区觅食。

23、狐狸偷走了一只幼崽,似乎精疲力尽的负鼠妈妈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的走开了…似乎二者达成了一笔交易,负鼠献出一个孩子,换得自己安全离开…



24、一只被贻贝覆盖的虚弱红海龟…问题来了,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幕,你是会救它,还是顺其自然?还是说人类的行为也是“顺其自然”的一部分?

25、一只母鹳把她最弱的孩子扔出巢外。生存资源有限,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时也不能把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这时弱者只有被抛弃的命运了…
其实这种行为,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比如丢弃甚至杀女婴…只有资源足够丰富,弱者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其实,这么看来,某种意义上,人类和动物也没啥区别…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东亚以外的外国人的体味真的普遍很大吗?





这是我好久之前的提问了,我在上海接待过三个荷兰人,一天八小时那种,包括挤地铁夏天,但我没有闻到过来自他们身上的味道,我去美西自驾的时候,也在城市里挤过地铁公交,逛过商场,身边各色人种都有,也没有特别让我不舒服的味道,难道是因为我太不敏感了?
原题问:下意识的觉得这很可能是谣传,我接触的国外人没有特别的感觉,就算他们用香水也未必就是掩盖体味的,而且经济条件好的欧美人,在卫生得重视程度上我感觉也要高于大多数一般中国人。


东亚以外的外国人的体味真的普遍很大吗?

空青

熄灭一处烛光,照亮一方天地。






20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一个教授在群里说,他在美国教书多年,最难忍受的不是吃,而是洋人的狐臭


。他说,上课最怕跟洋学生接触,因为他们无论男女妍媸,身上味道都很大,尤其是中东来的,靠近都很惨烈。
可偏偏国外学生的习惯,很喜欢课后留下来穷究问题,而且还是凑着你的鼻子问,每次都让他感觉生无可恋,又不便有任何表示,只好忍痛“引颈待戮”。
他还开玩笑说,《红楼》的袭人是“花气袭人知昼暖”,其实洋人才是真“袭人”。
这教授比较爱开玩笑,当然是有调侃的成分。但论事实,又确实大差不差。现在国人人均孔子,周游列国是家常便饭,接触洋人的机会也多,这种感觉应该蛮普遍的了。我自己就有体会。前些年,大学还能自由进出时,我还时常去附近那所大学蹭听,有一门是讲中国画的,还是某外地大佬开讲,我特别感兴趣。
本来这是够雅人深致的事了,值得每回一个朋友圈炫耀,可偏偏那门课就有好几位外国女学生(白人黑人都有)每会必到,我得坦白说,那味道真是够酸爽,那是一种羼杂了浓烈狐臭+扑鼻香水味的综合,一会是香的发臭,一会是臭的发酸,伴随着窗外微风与顶头风扇叶的飘动一阵阵送过来,那股难以言达的味劲,怎么说呢,大体就是类似开口10瓶花露水+10只山羊肉摆在面前的味道吧,也许排得上我这一辈子“嗅觉之最”了,熏得我头昏脑涨,主动远离坐到最后一排也不行,屏住呼吸坚持了十几分钟,实在顶不住了,赶紧逃之夭夭。
到此,我才明白,为啥这样的大牌教授主讲,海报还贴的到处都是,教室里愣没几个人。直到现在,我每回在网上看到这位教授的身影,还是会莫名其妙地同情他,仿佛来自一种深刻的创伤记忆。
我们不该有任何歧视,这是人种带来的不同体质问题,但狐臭这个事,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依然没有歧视的意思,洋人尤其是西亚那一片的,即白人和黑人,狐臭确实比较普遍,东亚人的概率就较低,中国人尤其稀少。
这个事,民国时代的大师们也很好奇,陈寅恪专门写过一篇名文,研究狐臭到底从哪来的。他的结论是唐代中亚传进来的,而且推断中国人里头凡有狐臭的,最大可能是有“西胡”血统,因为这玩意不传染但遗传,比如唐代教坊里的女明星、顶级舞女“范汉女大娘子”,人美但狐臭也很有名,应该就是这样的混血。
钱锺书稍晚一点写《围城》,也说方鸿渐老师最后悔的事还不是上了孙柔嘉的当,而是不得已要坐在“沈太太”身边,苦不堪言——沈太就是狐臭,抹了大量香水也遮不住。
钱先生也是真刻薄,他还特意借方老师之口造了一个金句调侃:“德国都可以迁都伯林,我却不能移动座位”。
这一点,武则天女士应该更能理解,当年她好男色,臣子里的大诗人宋之问老师自诩风度翩翩,曾想着“自荐枕席”牺牲下贞操,结果到大殿面圣隔了好几米,武女士就赶紧让他滚下去,从此禁止接近——原因无他,宋老师有口臭而已。如果是狐臭,武女士估计都要用上棍杖了。
至于狐臭到底怎么来的,据说至今还是个谜,“科学”也不能解释得好。我有一位好友,本科是学生物的,后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工作,有次吃饭聚餐,大家谈到狐臭,我还特意请教他来源。
我记得比较清楚,他说好像医学界也不是很清楚,一般都认为是脂肪酸量过多累积起来的,是不饱和脂肪酸
,打最粗浅的比喻,就是体液要排泄,而排泄物几乎都是“臭”的,跟尿液原理差不多。他这么一比方,我就有点明白过来了。
虽然还是不懂,既然只是体液排泄,那为啥洋人就普遍狐臭,而东亚黄种人就偏少;更为奇怪的是,东亚人种都是接近的,为啥日本人韩国人就很严重,汉族人就又极少?还更为奇怪的是,狐臭比例似乎还分性别,女性比男性多,这是为啥?他说,这些正是狐臭的神奇之处,具体他也不懂了。
在过去,西方人自己也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晓得自身体味格外的重。他们倒是挺有自省精神的,很长一段时期频频忏悔,以为是自己和祖上不爱卫生,不爱洗澡导致的。这一点,看过德国人帕·聚斯金德所写小说《香水》
的童鞋都会知道,他们欧洲人是如何敢于“自黑”的。
按书中的描写,那时的欧洲几乎都是个大粪坑,所有城市都是弥漫着臭味,人们几乎都不洗澡,连王室贵族都这样,“国王臭气哄哄,而王后的气味像一只老母山羊”。
说白了,书中所写,就是狐臭占据空气的味道,而作者则暗示这种味道主要源自于人们普遍不洗澡。这个虽然大体是事实(早期罗马人极迷恋洗澡,但罗马崩溃之后的欧洲人又极讨厌洗澡,反正两个极端),可好像是开错了药方。
当然,这个作者的“自黑”程度也是有限的,还挺腹黑,他是把故事发生地放在欧洲没错,但又不是他的祖国德国,而是邻居法国。好在法人大度,从不在乎就是了。
据说,动物其实也有狐臭。因为既然都是哺乳动物,都有汗腺
,自然也会有,原理和人类差不多。我还记得一位史地专家说,以现在的观点看,汉武帝梦寐以求的“汗血马”,特征是汗色如血,按科学解释就是汗腺分泌液体的颜色而已,实际就是狐臭。我觉得他的理据很充分,就是不知道刘彻老师听了,能否接受,又是否会动怒想打他。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每天从城市厕所中排出的大量粪便最终都被排到哪里去了?

墨雪说











如果你在马路上被洒水车喷了一身,那么“恭喜”你,喷在你身上的不是水,而是人身体内排出来的排泄物。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别急,请耐心的看下去。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干嘛?就是去厕所排出体内的排泄物。

正常情况下,平均每人每天的排出的粪便在200克左右,我国有14亿人口,那么每天就会产生25万吨的粪便,一年就会产生9000多万吨的粪便。
在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下,我们每天上完厕所之后,身心愉悦的按下马桶上的冲水按钮,那些被水流冲走的粪便究竟去了哪里呢?
排泄物的第一站——化粪池
在每个城市小区建设中,都必须有一个最重要的设施,那就是化粪池,城市小区里的那些排泄物通过楼里的排污管道,流入到化粪池中。
说白了,化粪池就是一个专门储存人体排泄物的容器。
对于那些排泄物而言,化粪池算的上是一个“豪宅”。因为它的内部分为三个池子,是个妥妥的“三居室”,还不带公摊面积的那种。



排泄物在进入到第一池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这些排泄物会分为三种类型。最上层的是糊状或者颗粒状的粪皮,中层是较为澄清的粪液,最下层就是那些顽固不化的粪块
等它们分解和发酵的差不多了,那么中层的粪液就会通过过滤网流入到第二池中,大部分的粪渣(粪皮和粪块的总称)会留在第一池。进入到第二池的粪液继续进一步的分解和发酵,同时杀死粪液中的细菌。





当粪液流入到第三池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了粪渣的存在,粪液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也被杀死。这个时候,粪液就会通过化粪池的出口,排入到市政的排污总管道里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粪液和粪渣彻底挥手告别,从此分道扬镳。
离开化粪池的粪液,最终去了哪里?
粪液在离开化粪池后,通过城市内庞大的市政排污管网,来到了它最终到达的地点——污水处理厂。
粪液在污水处理厂经过严格的污水三级处理,从此华丽转身,由废水变为好水

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污水三级处理的过程。
一级处理:简单的沉淀、过滤后,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
二级处理:经过曝气池和沉淀池之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三级处理:也叫作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可排放的标准。
粪液处理完成后,由粪液变成的水称为再生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水



中水是达不到饮用级别的,但是它在经过处理之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质指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这些由粪液变成的中水有两个去向。
第一个去向:这些中水会被排放到河流、湖泊,或者地下水中,称为大自然中水循环的一部分。
第二个去向:这些中水完全被利用起来,用于农业灌溉、城市消防用水、景观喷泉,或者道路清洁等。
所以,在马路上你要是看到洒水车在工作,那么尽量离远点,不是怕溅一身水,而是怕这水“来路不正”。

粪渣还在化粪池里苦苦等待,它最终要去何方?
说完粪液,咱们该说说粪渣了。
粪液走了,粪渣也不能总在化粪池里呆着,毕竟是有安全隐患的。
粪渣在化粪池里也不闲着,在发酵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甲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沼气。这东西可是见火就着的,在化粪池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甚至还会爆炸
这方面的报道非常多,有些小孩子因为好玩,往污水井里扔了个鞭炮,结果点爆了下面的化粪池,人都被崩飞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以后见到带着“”字的井盖,尽量躲远点,没准下面就是化粪池呢。
既然粪渣不能老在化粪池里呆着,那怎么办?它跟粪液又不一样,不能自己流走。
这时候,粪渣想要搬家,就需要吸粪车来帮忙了。

吸粪车利用真空泵,将化粪池里的粪渣全部吸出来,然后统一运往城市里的粪便消纳站
粪便消纳站并不是粪渣的最终结果,这些粪渣有的被送往发电站,进行焚烧发电;有的会用于堆肥;有的粪渣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自然分解。
化粪池就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为啥在小区里看不到化粪池?
化粪池要是摆在明面上那就坏了,又臭又脏还会爆炸,谁敢在这样的小区住。
化粪池一般都是在地下掩埋的,按照要求来讲,安装在地下的化粪池距离建筑物不少于5米,同时还能保证上部场地宽阔平整,不影响吸粪车的正常工作。

其次,化粪池距离地下的居民饮用水管道最少10米,同时还要采取通气、防臭、防爆措施。
最主要的是,化粪池的防渗漏工作一定要做好,万一化粪池出现渗漏的情况,污染了地下水源或者居民饮用水,那小区居民喝水是相当的“有滋味”。
说在最后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这是一篇很有“味道”的文章?
不过大家也没必要这么想,如果换个角度去考虑,咱们每天排出体外的排泄物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能灌溉、能清扫路面、能堆肥、能发电。这样细想之下,咱们每天排出体外的东西,貌似有着很大的作用呢。
当然了,无论这些排泄物用于哪种用途,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消毒杀菌,废物利用是次要的,不让环境受到污染才是首要目标。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法庭上有什么有趣的事?

二狗子












2015年,我朋友在浙江某景区游玩,中途入景区厕所小解。
正站着嘘嘘呢,某仙女一边看手机一边误入男厕所,然后正好和我正在小解的朋友四目相对。
仙女爆发出了惊人的尖叫,同时用手中的保温杯砸向了我朋友并一边大喊色狼。我朋友此时左手扶着自己小兄弟,只能用右手格挡了下。但是如此近距离。仙女的保温杯砸的又快又准,格挡失败。仙女的那一斤多重保温杯带着风声砸到我朋友右眼眼角。当时就把眼角靠近太阳穴的那块骨头砸出个一个半个米粒大小的碎骨,并且右眼眼角膜直接渗血了。当时就砸的右眼几乎看不见了。
我朋友强忍疼痛,收拾好小兄弟出厕所准备找仙女理论理论。闻讯而来的愤怒仙女父母,懵逼的景区保安和吃瓜旅客的纷纷围了上来。在当场指出自己是在男厕所。仙女过来把自己砸伤了后。仙女父母带着仙女妄图跑路,景区保安拦着打了110,吃瓜群众纷纷上前给我朋友一些帮助。在110到来后先带着我朋友去了医院包扎,被医生告知需要立刻手术取出碎骨并住院观察。然后第三天民警带着仙女及其父母来医院,在会议室进行调解。
在会议室,仙女父母反而先开始指责起了我朋友的不是。一会指责他上厕所不关门(???),一会又指责他受伤的样子吓到他们冰清玉洁的女儿了(???)。虽然你有这么多错,但我们还是决定原谅你,只要你给我们女儿道个歉,我们就大发慈悲的承担你一半的医疗费。
还没等我朋友开始发飙,负责调解民警通知咳咳了两下,看着仙女父母很认真的说。孰是孰非你们很清楚,这个小兄弟的目前的这种情况,右眼视力受限,一旦申请司法鉴定


很容易被鉴定为轻伤。轻伤就能立案了。就算不是故意的,也是过失伤人的罪行。哪怕得到谅解书,也是有缓刑
的。建议你们说话字斟酌句好好说话,不要偏离了事实。
明显民警的话仙女一家是一点也没听进去。仙女又开始了她的表演。痛哭流涕的表示这个就是件小事。虽然但是,你就没一点点错误嘛?
终于轮到我朋友说话了,他和他的父母轻松的向仙女一家展示了一轮中国的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那长达5分钟的发言没有一点重复。各种比喻,修辞,时态变化,形容词堪比一场视听盛宴。看过《全金属外壳》
没?电影里的教官在电影开场前5分钟骂戏在我朋友及其家人这里就像死海海底和珠穆玛拉峰的对比。根本不在一个纬度。让在场的民警和会议室外的吃瓜医生护士接受了刺激的影音大戏。
没谈拢的后续就是在司法鉴定出来后仙女被拘留了。此时幡然悔悟的仙女父母终于给出了足额的赔偿。然并卵,只能适用缓刑。
前面所有的铺垫只为了突出仙女在法庭上的一句话。
“他眼睛受伤了就翻天了嘛,他又没结婚,我也可以嫁给他嘛?”
据说在场的法官,公诉人,仙女的代理人和法庭下的群众都沉默了……

事情的真假我不想辩解了说点其他的。
为啥我对这个事比较清楚呢。首先这个倒霉蛋是我师弟。我和这个倒霉蛋都是同一个师父,他比我晚入路一年。当时在医院里他首先打电话给我的,让我去帮他一下。他父母是云南那边的,当天没飞机可以直达了。所以是我过去帮他在医院里去跑相关手续的。
其次就是手术问题。师弟受伤的部位是右眼眼角,靠近太阳穴那一块。碎骨其实有两块。一块半粒米粒大,另外一片可能就四分之一米粒大小,而且很薄。受伤处靠近眼睛和太阳穴,手术一旦出现点什么状况,那真的是有生命危险。不取出碎骨残留在肌肉里的话,那就是一种折磨,碎骨就会像一个小刀片不停在肌肉里割。意味着每次眨眼都很疼。而且一旦深入眼球,更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估的风险。所以这场手术动了将近5个小时,医生出来的时候都已经累瘫了。
然后就是仙女拘留问题。调解崩了仙女先是被行政拘留了7天还是10天。然后仙女一家感觉受了奇耻大辱。在民警明确告知了相关法律责任情况下依然拒绝支付任何医疗费用。这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司法鉴定出来后,派出所那边正式立案。仙女被刑拘了。后面就是公诉。然后民事赔偿方面仙女父母终于低头了。赔偿了二十四万多元换取了谅解书。仙女判一缓一。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0-4 0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