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致刘混康七十二封书信中蕴藏的国家机密(10)
二十三、徽宗收到茅山的花木后回赠厚礼 徽宗的这封信没有署明具体日期: 从傅希列呈上的表章中,朕知道您已经回到元符万宁宫,也知道了您给上天上表奏章的事。 承蒙上天仁慈怜悯,赐给国家不少祥瑞。您道慕三茅,行遵“二许”,虽然奉诏暂来京城,但很快还是驻回故山,朕也难留下您乘骑的仙鹤。 您出于慈爱的关心,多次将朕引入大道之中。朕怀着敬意拜读了您推荐的那些道教经文后,只能感谢上苍明察世间的一切。它的反复嘱咐,使朕的心思如同河水般流淌顺畅,开始变得机警聪慧,不再忘事。朕日夜感谢它将朕带入了光明。 正值酷暑,您保重为要。其他的事,朕已经下诏嘱办。朕已经委派杨戮为提举官,您所奏的事,朕已经降旨让他一条条地去办了。如果您觉得还缺少什么,不妨一一告诉他。 朕已经将新道宫的匾额题好,又让蔡卞撰了宫碑的碑文。先生从来刚直,如有所闻见国家的灾福,务必详细密奏上来。 您派人送来的花木已收,朕觉得其中的瑞香最好,已经赐给了祠部。 傅希列回茅山时,朕已让他带回有关的诏书。 朕对傅希列等道士分别赐予了紫衣和称号,朕还亲自为您书写、绘画了扇面,好让您暑热时可以招风。 另外,朕得向您告求“镇心符子”数帖。 傅希列等人回茅山时,朕让他带回沉檀和笺香各二十斤,生熟龙脑五斤,降真香十斤,四味果子“二十庵”,御书画扇头十个,香药二分。 (注:1、从此信中可以得知,傅希列等道士是奉刘混康之命,专门前往京城呈上表章的,并顺便献去了茅山特产的瑞香等花木。 2、从此信中我们还可获知,刘混康此前曾经秘密离开茅山,前去某个不便透露的外地,专程为徽宗向上天“上表拜章”。傅希列此次入京,显然是向徽宗汇报有关的结果。 3、徽宗在此信中提到的“二许”,即上清派的第三代宗师许谧与第四代宗师许翙,他们也是父子俩。 4、徽宗在此信中提及到委任了杨戬为提举官,这杨戬是徽宗手下的太监总管,深受重用,他所担任的提举官,可能相当于当代国家财政部的副部长。 5、徽宗让蔡卞所撰的新道宫碑文,在元版的《茅山志》中有载,题为《茅山元符万宁宫记》。蔡其时为资政殿大学士,这一官职通常由退休的宰相担任。 6、徽宗赐给茅山的“沉檀”,位居古代四大名香之首,它是由南方某几种珍贵树木上分泌的树脂所制,又名“沉檀龙麝香”。这些树上“结”的树脂,得数十年时间才可形成,上品的沉檀树脂甚至需要“结”数百年时间。 7、徽宗赐给茅山的“笺香”,其原材料取自海南的某香木树,此树的树枝上全是棘刺,而香味就藏在那些利刺之中,笺香的制作非常费工。 8、徽宗赐给茅山的“龙脑”,又名片脑、脑子等,系用南方某香木的树脂所提炼,号称“避秽之王”,是国家祭天祭祖的上品香料,也是皇帝与大臣才能用以养生保健的珍奇药材。 9、徽宗赐给茅山的“降真香”,也叫真香,是古代道士祭祀时所用的头香。头香为尊,是专门用来祭天的。主祭的道士在点燃此香的同时,还要烧一道符,口中吟道:“一炷真香达上苍,邪魔魍魉尽伏藏。谨祝真香,虔诚上启。” 10、徽宗赐给茅山的“香药”,也称“舶药”,是从古西域进口的珍贵香料药物的简称。就算在西域,也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用得起。《茅山志》中所说的“香药二分”,疑是“两份”之误,因为古代的“二分”,只合现在的0.6克。 11、电脑版《茅山志》中所载的徽宗送给茅山“四味果子二十庵”,“庵”疑是“箱”、“盒”或“篓”之误。如果原文如此,只能解释为徽宗分别送给茅山的二十个小庵各一份四味果子。 12、徽宗在此信中提到的“祠部”,是古代掌管国家祭祀的官府。 13、徽宗在此信中,第二次向刘混康讨要“镇心符子”数贴。这“镇心符子”,也就是可以安神的上清道符。) 二十四、徽宗夸奖刘混康“声震朝野” 此信写于崇宁五年七月二十日: 您很早就掌握了精深微妙的道义,崇尚清虚;而朕日夜追求高尚的风范操守。您在向朕献计献策前用心苦思,向朝廷表现出自己的公正忠诚。朕每想到这里,都对您深加赞叹。 您所有的建议,朕都立即施行了。 “永胜”那地方先人的坟茔,全认可追随你静修的道教信徒;那些专心干事的官吏,都很赞赏您的职务与资历。朕已经颁发过对您的赐号和评价等,您已经声震朝野了。 朕钦敬与崇拜大道,景仰神灵,陈述志向是为了显示功业,因此帮助您开山建筑宫宇。您将在建成道宫后来京,朕很高兴,这也是朕的期待。您大阐真道之风,赐福于黎民百姓;您精治法箓,永远辅佐着国家巨大的基业。您在远方诲人不倦,您旷淡的胸襟朕要好好地保护。 秋天渐凉,问候安好。要发信了,言不多及。 (注:徽宗在此信中提到的“永胜”,似是埋葬赵氏先人的地方,似也是刘混康特地前去为徽宗向上天“上表奏章”之处。但我无法从史料中查找到它的具体位置。在后面的某封信中,徽宗还提到刘混康准备再次去那里祭祝。)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