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热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句容的奇人、珍闻、异事和野史【酒盅里的老句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5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宋国皇帝”辅公祏大败于句容(续十八)
前面提到,辅公祏曾经打败过另一支义军,并将他赶出了江淮地区,那只义军是由李子通领导的。其时,李子通在扬州建立了一个“吴国”,自任“吴国”的“皇帝”。
武德四年,李子通在杭州东山再起,却又败于杜伏威之手,就连自己也被当作俘虏,押送至长安。好在李渊方才称帝不久,为了拢络人心,并没有杀他,还赐给他一座宅子和许多钱财,以“允许”他在那里“安身养老”。
李子通果有帅才,他被软禁在长安时,听说杜伏威即将被调来此地,就私下对自己的一个心腹说:“杜伏威一旦离开丹阳(南京),他的江淮军肯定会出了乱子。我们还是设法逃回去,再招兵买马,大干一场吧……”
不出李子通所料,杜伏威和辅公祏虽然都曾经声称与对方有“刎颈之交”,但随着双方势力的壮大,两人的友谊也出现了裂痕。
杜伏威认为辅公祏的地位过高,影响了自己的领导权,因而夺去了辅的兵权,只让他担任位高而无权的“仆射”一职。
“仆射”是高级的文官,有点相当于丞相,名声挺好听,但连一个兵马都调不动。辅公祏对此心中很是不平,于是借口与故友左游仙学神仙术,主动退出权力之争,平时不理政务。
杜伏威临去长安时,虽然将政务交给了留守丹阳(今南京市)的辅公祏,却又将军务交给了自己的心腹义子、右将军王雄诞,同时秘令王私下监视辅,以防止他越位篡权。
当年的好友如今竟成了提防的对象,悲夫!
王雄诞是杜伏威手下的一员猛将,还曾经在战场上救过杜伏威的命,故深得杜伏威的信任。杜伏威在军中收了数十个义子,王雄诞是其中最受器重的二人之一。
但辅公祏毕竟不是甘心雌伏的人,杜伏威一走,他就和左游仙密谋发动兵变。辅公祏的障碍就是王雄诞,因为王绝对忠于杜伏威,还手握江淮军军权,不除掉他,兵变就不可能成功。
辅公祏可是条老狐狸,他先是使出反间计,仿造杜伏威的笔迹写信给王雄诞,并在信中怒气冲冲地责备王有“贰心”。王雄诞在战场上是个有勇有谋的良将,但在官场上如何识破政治对手就显得太缺失了,他收信后非常委屈,于是托病在家不再沾手军务,想以实际行动向杜老板证明自己对他的忠心耿耿。
王雄诞的行为正中辅公祏下怀,辅公祏就势接管了江淮军。
接着,辅公祏又伪造杜伏威的密令,说自己在长安受到“虐待”,要辅公祏起兵造反。
辅公祏长期是杜伏威的“二当家”,他在江淮军中颇有号召力,大家听了他的鼓动,再加上见了杜伏威写来的“密令”,于是兵变得非常顺利。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辅公祏率江淮军宣布脱离李唐重新独立,他建立起了一个“宋国”自任“皇帝”,他还修缮兵械,筹运军粮,以道人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并与反唐的前洪州总管张善安联手,任他为“西南道大行台”。
今人已经没几个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但出现过南朝的“刘宋”,出现过五代十国后的“赵宋”,还出现过隋后的“辅宋”。但这“辅宋”实在不伦不类,只存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史书上连“伪宋”二字都懒得给它。
接着,辅公祏派人到王雄诞家劝他归顺,王雄诞这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但此时大势已去,他已无法阻止。王雄诞尽忠于杜伏威,严词拒绝了辅公祏的劝降,终于被辅杀害。
此后李渊和李世民为了对曾经怀疑过杜伏威有个交代,遂封了王雄诞的儿子为“郡公”(可能相当于现在副部级官员),其子后来做到安西大都护(管理新疆部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由于辅公祏在南京造了反,使得杜伏威在长安的日子非常难过。武德七年(624年)三月二十七日,杜伏威在长安暴卒。据墓志记载他是因为辅公祏“留在丹杨,图为衅逆”,导致自己“内怀忧惧,降年不永”的,也就是说,杜伏威对辅公祏辅的叛乱感到非常恐惧,以致没能长寿。 而据《新唐书》记载,杜伏威是喜好长生药,误服了云母中毒而死。
杜伏威应该是中毒而死的,但那毒是李渊下的,还是自己误食的,就很难说了。
顺便一说,杜伏威死后,连其子都受到连累,被抓去“奚官”做苦役。这“奚官”虽是设在宫中的官署,但干的全是宫中最下等的事,如处理忽然死了的太监和宫女啦、奉命责打宫中犯事的人员啦……至于杜伏威过去的僚属,也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根本不顾其子的死活。  
唐高祖对辅公祏自然更加大怒,他连派7支部队,水陆俱进,由西、南、北三面分路进攻辅公祏军。
武德五年九月十五日,辅公祏遣其部将徐绍宗攻海州(治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陈政通攻寿阳(今安徽寿县)。
十九日,唐王朝发布《讨辅公祏诏》。
经过多番激战,辅公祏的水陆防线崩溃。唐将李靖率轻骑奔袭丹阳(南京),辅公祏虽拥兵数万却难敌,只得弃城东走,欲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与左游仙会合。
此时,另一唐将李世绩引军尾追不舍,辅公祏一直逃到句容清点人数时,才发现从者仅只剩500余人了!
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的《句容县志》载:“农民起义军杜伏威部辅公祏占领丹阳郡,次年称帝立国号宋。624年李靖率部讨伐,辅公祏逃到句容被歼。”
如果照《句容县志》所说,辅公祏应该是在句容被杀死的。
但“百度”上却另有一说:“(辅公祏)夜宿常州时,其部将吴骚等人谋擒其降唐,辅公祏察觉后,率数十名心腹逃至武康(今浙江德清西),被民间武装捕送至丹阳(南京)处死。唐军搜捕辅公祏余部,全部处决,江东地区平定,唐王朝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5 11: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谢谢各位网友的阅读。
请注意:辅公祏的“祏”字在汉语中念“诗”,此字在电脑中打不出来,故有人写作“柘”。“柘”在汉语中念“蔗”。这两个字音不同,义也不同,前者是旧时宗庙里放置神主牌位的石盒子,后者是一种树木。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30 2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七十二年前方山的一件异事
                 ——是“出蛟”还是地震?
               
     1950年六月初三,方山脚下有村民传说:方山“出蛟”了!
所谓“出蛟”,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老来才知道,这是地下水突然从山间大量涌出了。古人认为,地下水暴出是由于蛟出来而引发的。
蛟为传说里的一种动物,它似蛇,有四只小足,头部较细,颈子上有大瘿,也就是囊状的瘤子。它能吞人,似龙,故也称蛟龙。
初四一早,本村的小三子、小四子、来喜、来宝等小伙伴,都来邀我同去观看。我当时才16岁,对什么事都很好奇,自然一口答应。
大家爬过方山的走马垅(阳山洼西边的一个小山梁),快到大山凹的路上时,眼前忽然见到一条很直、很宽的沟,沟有近一米宽,约半人深,上头源自方山顶,下面直达山脚的一个大水塘(后被建成了水库)。最奇的是,路上方不远处的一个石栏,也被“切”成两半,中间留有一条很宽的缝,石头散落一地。
这得用多大的力气才能将石栏挤开啊!我非常惊奇,从未见过。
不久,太阳升到方山顶了。我们站在方山西边的山脚处,旁边还有十几个人在观看,他们都是陌生的外乡人,有人拿着雨伞,一面说,一面指指点点;还有人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也许他们就是特地前来研究的土专家了。
有的老人说:这就叫“出蛟”。他们认为,方山的“蛟”,原本藏在接近山顶的某个洞穴里,这洞穴平时给泥土遮掩着,根本看不到,但那夜它忽然借着大水一下子冲了出来,它所经过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大豁口,小的地段一米见方,大的地段像个小水塘,所到之处光秃秃的,树啊草的全给冲光了。
可惜“出蛟”时天地一片漆黑,“蛟”是什么样子,谁也能没能见到。
    还有人说:方山顶上的“蛟”在旱穴里呆腻了,于是趁着大雨下山到大水塘来戏水了,这才把方山划开一条缝。仔细想想也对,前两天确实下过大雨。
    还有一个人说得更神奇,他说方山顶上住着一户姓夏的人家,那天半夜,夏某挑着担子去大凹村磨豆腐,去的时侯还顺顺当当,等磨好豆腐想回方山顶时,忽然发现山路之中多了一条深沟,自己怎么也跨不过去了……
但是,当时还有几个外乡人说:这就是“地震”。
由于我的父母都没见识过这种事,因此也无法告诉我,这种现象到底是“出蛟”呢,还是“地震”?!他们在事发前,也都没有听到异声或感受到地动。
最奇的是,据说不久后,这条沟竟又合上了!
                         讲述人:廖德海
                         整理者:寅 方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31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附言:
关于方山“出蛟”一帖,我曾经在《句容山水网》之“城事话题”中转发过,该文的整理者是一位退休于上海的八十多岁的老教师,他出生于离磨盘山不远的金坛某村,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该文在山水网发出后,不少读者都感到惊奇,但也有少数年轻人自恃“懂得”科学,斥之为“荒谬”。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蛟”,因而也不存在“出蛟”一说。
“出蛟”究竟是一种迷信说法,还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我自小出生在城市,到老也没有机会前往实地考察一番。再说,这种事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哪怕带床被子,一到下倾盆大雨前就睡进深山沟里,还是绝对看不到有什么“蛟”出来!
那么,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出蛟”这回事呢?
肯定有。
远的不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的《句容县志》,就没回避这种现象。如——
“康熙三十五年(1684.年)七月二十一日大雨,蛟水骤发丈余,淹没民居,人巢树梢,死者无算,南门关帝庙冲倒,大钟浮出庙外。”
句容位于秦淮河上游,每逢雨季,就得承接宝华山、茅山等山区下泄的洪水,因而时有涝灾。但1684年的这场大雨也太离谱了,居然逼得老百姓们只能纷纷逃出倒塌的房屋,爬到树梢上等待水退。此雨一夜之间就使得平地骤涨大水一丈多,怎能不使“死者无算”?不但关帝庙被冲倒,就连几千斤重的大铜钟也因此“浮出庙外”!
这可是古人和今人都无法解释的一种奇特现象,只好称之为“蛟水”。
至于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蛟”,恕我学识有限,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可提供两个我知道的线索——
一、苏北有个文人在民国之初曾来游茅山,他听道士说,乾元观的龙池里某夜忽降一庞大怪物,有见识者称之为“蛟”。游人听说后,无不新奇,纷纷前去观瞻。惜当日天阴有雨,他又急于返乡,故没能亲自前去目睹一番,只能记于笔记之中。
二、南京作家王炳毅先生曾撰文说,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宝华山搞社教时,某日之晨,亲眼见山下一塘中有一已死的怪兽,状似大牛,据说是夜里被雷劈死的。当地老人称,它就是“蛟”。
这两个故事,我都曾发在山水网中,但现均成了不知所踪的“蛟”。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2: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现在人均寿命确有很大增长
旧时有“人过七十古来稀”之说,今人对此很难理解,因为现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实在太多了,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你总能见到他们或在买菜,或在散步,或在闲聊,或在送孙子上学……
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均寿命有了很大增长。
以句容为例,1933年时全县共27.7万人,70岁以上者只有1176人(其中男性381人),80岁以上者仅398人(其中男性124人)。
1964年时全县38.9万人,80一84岁者844人(男性只有56人),85一89岁72人(男性只有6人),90一94岁6人(无男性),95一99岁1人。
1982年全县55万人,80一84岁1937人(其中男性558人),85一89岁517人(男性只有115人),90一94岁82人(男性只有13人),95一99岁者只有2人。
1985年全县56.4万人,无百岁老人,仅9人95岁以上。
也就是说,至少从1933年至1985年这53年的时间里,句容居然没有过一位百岁老人!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7 18: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在中国历史上,茅山的“家底”究竟有多少?

唐宋元三朝,无数修道者为了追随三茅、杨羲、许谧、陶弘景等仙真的足迹,如同过江之鲫纷至茅山,于是山中一座又一座的草庵茅庐、宫观院馆应运而起。据清人笪重光在其重修的《茅山志》称,到了明代,茅山已经成为江东的道教圣地,天下乞灵于名山者,东岱岳,南武当, 东茅峰。奔走士女,地无远近,而岁无宁息。”
另据当代的《句容茅山志》称:“茅山……至梁代已有知名道馆50余处、精舍10余处。到元朝,计有257处庵靖道院,房屋5000余间,著名的有三宫五观。”
许多人都以茅山旧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而自豪,并以此四下盛赞茅山当年的兴盛,不过窃以为,这句俗语的本意其实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茅山幸存道教建筑的哀叹,其中蕴含的乃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无穷感慨。因为至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茅山的全部家底仅剩下残缺不全的“三宫五观”,所谓的“七十二茅庵”,也大都成了草深兔藏的废墟。
在宋版的《景定建康志》和元版的《茅山志》中,茅山至少曾经有过不同朝代皇帝出资、特准建造或亲自赐名的七座道宫(其中上泊宫、祠宇宫、燕洞宫和华阳宫等四宫先后被废)、十六座道观(其中元阳观、崇寿观、栖真观、崇元观、清真观、藏真观、天圣观、五云观、抱元观、升元观和永仙观等十一观先后被废)、约一百三十座道庵、七座道院(其中东天宁道院在丹阳、西天宁道院在句容),此外还有二十座不同朝代名人在茅山隐居的“山房”和一座道家修炼的“精舍”。
茅山在太平天国战争后幸存的五观,分别为乾元观、玉晨观、德佑观、仁佑观和白云观。
乾元观是从秦代高道李明真人所建的“炼丹院”演化而来;玉晨观的前身是唐太宗为高道王轨所建的“华阳观”;而德佑观和仁佑观(及后被赐名为九霄万福宫的圣佑观)是在元代的延佑三年(1316年)奉旨敕建的,分别祭祀的是二茅君或三茅君。刘大彬在其编撰的《茅山志》中说,当年曾有过“加号三茅,改观三峰”之举。所谓“改观三峰”,应是指朝廷让茅山对三座山头上原有的道教建筑进行了扩建升级。
从以上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茅山自元代后在宫观的数量上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时间的长河中陆续淘汰了二百多处“庵靖道院”……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9 11: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宝华山众僧抗匪御敌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7月,侵华英军从上海溯长江而上,当月21日占领镇江,清军的副都统海龄自尽。
八月初,英军的侵略舰抵达南京江面,这也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结束。因为清廷的皇帝与大臣都知道打不过英军了,不得不在宫中秘密商议与之签约的具体内容:如何在国人面前“体面”地投降。
这一来,南京地区的政权就出现了真空,当地的一些汉奸认为发国难财的时机已到,遂勾结了二千多名土匪,肆掠各乡,为虎作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在龙潭一带烧杀掠抢,无恶不作。
宝华山隆昌寺的住持于心不忍,当即统率二百余名大小僧人,拒敌于山下,“立毙四五百人,余匪逃窜”。这一壮举使得附近四十八村的村民不再胆怯,“追杀之殆尽”。
不久,英军又侵扰南京的迈皋桥,当地民众和嘉善寺的僧人也仿效宝华山的僧众,手持刀、剑、棒等,奋起抗敌,英军惊恐万状,纷纷败退。
此史料可见于爱国学者包世臣的《道光壬寅十月十八日疏》。
宝华山是佛门的放戒场所,平时寺内似乎并没有“二百余名大小僧人”,那住持能在短时间内统率这么多的僧人下山杀匪,只有两种可能:
一、其时正值放秋戒之际,外来的一些受戒的僧人已陆续进山。
二、是宝华山的和尚与当地农民联手共同杀敌的。但当地官府不敢如实上报,生怕朝廷忌怕这支民间武装的队伍,因此只敢说他们全是“僧人”。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17: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句容的“四季鹅”与“茅山老鹅”是从哪里来的
当今的句容人常以地产的“四季鹅”与“茅山老鹅”为自豪,以为它自古就是句容的土特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句容自从有人类定居起,也许一直就在养鹅,但是如果较起真来,它们并不属于“四季鹅”与“茅山老鹅”的老祖宗,就像现代的句容人,并非就是江南“断发纹身”的“荆蛮族人”的后代一样。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的农业部作过一项调查,说句容全县共有鹅“2406只”,“平均每户2.5只”。这一数字也从侧面说明,句容当时只有农业人口60150户。
句容旧时所养的鹅与当今所养的鹅有什么不同?恕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讲不出具体的道道,只能估猜,现在“四季鹅”所具有的特长,可能就是句容真正“土老鹅”本身的缺陷。
这里且放下句容真正的“土老鹅”不说,只说到了1966年,县食品公司从浙江的宁波地区引进浙东的太湖白鹅350只,以提供给天王、后白、二圣、郭庄、葛村等地的农村饲养。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肯定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句容的养殖副业。
这350只的太湖浙东白鹅,应该说就是“四季鹅”与“茅山老鹅”的“始祖”,它们经过20多年的精心饲养,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后代就开始遍及到全县,居然成了当地的一大特产。
与句容根生土长的土老鹅相比,太湖的浙东白鹅具有自产蛋、自孵化、能四季繁殖的特点,从此人们都管它叫“四季鹅”。
“四季鹅“还有几个句容土老鹅难以超越的特点,即它们以食草为主,生长快,效益高。一只刚出壳的苗鹅,经过60-80天的饲养,体重就可达7-10斤,平均每只只需要10斤的精饮料。另外,这些“四季鹅”在耐寒热、抗病、适应性、性早熟、繁殖率方面,都远超过句容的“土老鹅”,于是,“句容土老鹅”也就逐渐被淘汰了。
现在的“四季鹅”,一年可孵化3-4窝,繁殖苗鹅25-35只,它们的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可制成烤鹅、盐水鹅、红烧鹅等佳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句容的“四季鹅”也开始被安徽、苏北等地的农村陆续引进。另外,由于现在食客们对“四季鹅”的需求量很大,据说句容的某些商家也悄悄地将在外地饲养的“四季鹅”买回句容,再加工成“茅山老鹅”出售。就像你某天去溧阳天目湖吃的“砂锅鱼头”,那鱼或许就是在句容的二圣水库养大的。
现在,句容的“四季鹅”这三个字似乎已不再被人提及,取而代之的是“茅山老鹅”。
其实“茅山老鹅”就是“四季鹅”,换个名字,只是为了沾沾茅山的光,让它的名头更响。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23: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据有关史料载,句容在1985年时,鹅的饲养数量已达150万只,其中98%以上是四季鹅。
也就是说,句容的老土鹅早在40多年前就基本绝迹了。
回过头来想想,句容的老土鹅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它们的块头要比四季鹅大三分之一,从外表看更近似天鹅,它们的毛色不都是全白的,有的身上还长有灰斑,从远处看更似大雁。它们要比四季鹅凶猛得多,一见到生人就会主动进攻。
由于句容的老土鹅食量大,生长期长,繁殖能力弱,农民们普遍觉得养它们不上算,于是就只杀不养,渐而渐的,它们就永远地消失了。
前些日子,我去兴化的千垛镇看油菜花,在那湖里看到了一些当地人圈养的、供游客参观的老土鹅,其中也被放了几只黑天鹅。
老土鹅生的蛋很大,当地人居然将它当成“天鹅蛋”高价出售。



下一帖,我将和您谈谈句容大卓旧时很有名的黑毛猪,它们的祖先是一直生活在大卓吗?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19: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大卓黑毛猪的“祖宗”在淮北
汉族人全喜欢吃猪肉。想吃猪肉就得养猪。
家猪是从野猪进化来的。而野猪基本上没有白色的,因此旧时句容的农民家家都养黑猪。
句容的黑猪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被农民们散养在赤山湖周围,另一种则被农民们圈养在猪圈里,但它们都属于山猪的后裔。
过去赤山湖地区的人口远比现在的少,这就给当地农村散养山猪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山猪们成天到晚在湖滩上自由觅食,为主人省下了大量的精饲料,因而它们也逐渐形成了嘴尖、皮厚、毛粗、肚子小、性子野、凶猛、偏晚熟等特点,全身以瘦肉为主,出肉率也不太高。
这种山猪对其他田地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来说,就不太适宜饲养了,因为那里并不具备散养的条件。如果硬把它们关进猪圈,它们就会烦躁不安,整天想着如何逃到外面去,以自由自在地掘土觅食。就算主人家的猪圈给建得固若金汤,它们被关在里面,也还是不得安份,整天挑食吃却不肯长肉,你明明养的是一只“猪八戒”,可临到过年时,它还是只“孙猴子”!
农民们对如何选择苗猪是很有讲究的,凡是有猪圈的人家,最喜欢买进家的,是好吃懒动的猪种。
过去农村有许多集市,集市上往往也都有苗猪卖,但为了让自己的选项择余地大一些,句容南乡的人们往往爱去薛埠捉“金坛苗猪”,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农民则喜欢上大卓去买小猪。
大卓原本并没有集镇,它名字的由来源于当地有过一座大卓庙,那里直到1934年才被设大卓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常去大卓,印象最深的,是乡政府南边有一条S型短街,北可通亭子与下蜀,但它竟被建在一块洼地的中间,路两边又各建有一排房屋,一旦没有风时,街上就充满了柴油机车排出的废气味,很难散去。还记得公路的西边有家小饭店,饭店门口有口井,不知为何,那口井水一年到头竟略带浑浊色。
我去过的大卓,彼时已经没有苗猪卖了,不过据说以前大卓集市上苗猪很多,而且全是黑山猪。因为它们习惯于被圈养,性格温和,不好争斗,不挑嘴,嗜睡,生长周期短,从而深受农民们的喜爱。
如果真正来一次寻远追宗,那些大卓的苗猪是从哪来的?它们是句容真正的“土著”吗?
答案可能让您失望,它们也并非句容真正的“土老猪”,它们的老家其实在淮北。
淮北的山猪是从什么时候被引入大卓地区的?这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也许是在“太平天国”的战乱之后,也许是在那之前。
总之,淮北的农民曾经有过一次南迁至句容的过程,他们在搬家时,也将当地的几只小苗猪带了来。山猪的生长速度很快,只消三、四个月就能性成熟了,它们的繁殖率也很高,一窝能生十来头。久而久之,这些苗猪在大卓地区就生了根,并逐渐淘汰了句容当地的土猪。
由于大卓地区的苗猪很受外地农民的欢迎,于是当地的养殖户就专门饲养起母猪来,他们养母猪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下崽卖钱。
苗猪断奶不久就得挨劁了。所谓劁,就是人为地除去它们性能力,公猪被阉掉两只卵蛋,母猪则被摘除子肠,这样它们就全成了“猪太监”。
因为苗猪有个通病:性早熟。如果不给它们去势,它们就全成了小“流氓”,不肯好好吃,不肯好好睡,整天斗闹不止,最重要的是不肯长膘。
被劁过的小猪,再圈养十数天,就好上市了。

专属句容本地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句容联盛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4-27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